【德國麻疹】港中斷風疹病毒傳播至少3年 世衞確認香港已消除風疹
風疹(德國麻疹)曾經在香港是風土病,1977年流行起流行,在早年個案數目偶爾會出現高峰。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西太平洋區域消除麻疹及風疹核查委員會今日(21日)確認,香港已達至中斷風疹病毒在本地傳播的目標。
香港於1978年開始風疹疫苗接種。自1990年起為所有一歲兒童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並於1996年引入接種兩劑MMR疫苗的方案,風疹個案宗數大幅下降。接種兩劑MMR疫苗的方案已被確立並取得高接種覆蓋率。
根據世衞核實消除風疹的準則,當一個國家/地區在至少36個月內沒有證據顯示風疹病毒於當地傳播,並備有良好的監測系統,便會被視為已消除風疹。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歡迎世衞公布香港已達至消除風疹的目標,她指:
香港能夠獲得這成果實在值得鼓舞,但我們不能因此自滿而鬆懈。我們會保持警覺,繼續致力將人口中的免疫缺口彌合。
衞生署表示,香港具有完善的風疹個案監測系統、有效的流行病學監測和化驗室監測,以便在個案或爆發出現時能快速應變。
衞生署提醒市民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子女、家人及社區免受風疹感染。生育年齡的婦女如未接種風疹疫苗,應在懷孕前檢查免疫狀況,並按需要接種風疹疫苗。
確認全港消除麻疹和風疹委員會在2012年成立,以監察在消除麻疹和風疹方面的工作進度,委員會指,要維持中斷風疹病毒在本地傳播是一項長遠的挑戰。在全球成功消滅風疹之前,偶發個案和群組爆發仍會不時出現。
在現今國際旅遊及人口流動頻繁的時代,可能存有部分未接種風疹疫苗而較易感染的人士,令輸入個案引致爆發的潛在風險持續,這表明了適時為易受感染人士接種疫苗的重要,包括幼童、旅客、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新來港人士和外籍家庭傭工。
西太平洋其他已達至消除風疹的國家/地區分別為:澳洲、文萊、澳門、新西蘭和韓國。
資料:TOPICK
WHO警示全球麻疹病例暴增80%!免疫負債問題顯現?
不少國家歷經新冠肺炎浪潮後,逐漸恢復正常化的生活,但看在專家眼中未來要更注意「免疫負債」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警示,因為疫情大流行導致醫療資源轉移、減少常規疫苗注射,發現光是麻疹傳播風險大幅增加,與 2021 年相比 2022 年麻疹病例已經增加近 80%。
WHO:傳染疾病「完美風暴」即將到來
因應疫情高強度的防疫好習慣,讓台灣這兩年流感、腸病毒等常規流行疾病大幅下降,但不代表這些傳染疾病都消失了,像是麻疹傳播已經開始在其他國家顯現。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疫情大流行下,讓疫苗接種不平等加劇、疏忽常規疫苗接種,導致太多兒童無法預防麻疹和其他疫苗可預防傳染興疾病。加上隨著各國放鬆 Covid -19 防疫措施,極有可能讓麻疹大規模爆發。」
光是 2022 年 1 月至 2 月期間,全球報告了近 17,338 例麻疹病例,相較去年同期僅有 9665 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由於麻疹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當疫苗接種水平下降時,病例往往會迅速出現。麻疹爆發也可能警示著,其他傳播速度沒那麼快的傳染性疾病也可能爆發。」
錯失常規疫苗讓兒童感染風險大增
尤其許多民眾感受到 COVID-19 疫情趨緩,可以重返更多的社交活動,但兒童沒有接受常規疫苗接種情況下,讓麻疹等傳染疾病製造完美傳播的條件。美國 CDC 免疫部副主任 Shannon Stokley 博士說:「擔憂錯過常規疫苗接種會使兒童容易感染麻疹、百日咳等可預防的疾病,這些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可能非常嚴重,尤其是對嬰兒和幼兒極大傷害。」
即使全球疫情趨緩不代表可以鬆懈,免疫負債的問題將是下個難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免疫負債問題是一定會來,只要疫情一過成年人不戴口罩,防疫作為開始鬆懈,依照常理免疫負債一定會出現。」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也認同:「免疫負債的問題,每 3-5 年就會有一波,比較擔憂腸病毒、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等感染早產兒或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常規疫苗家長一定不要忘了打!」
資料:
Heho健康
全球麻疹病例激增8成 UN:恐為其他疾病爆發前兆
聯合國今天表示,今年全球麻疹病例數已激增近80%,警告這可能是其他疾病也即將爆發的前兆。法新社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聲明中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阻礙了其他疾病的疫苗接種,威脅到數百萬名兒童的生命安全。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攻擊兒童,最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失明、腦水腫、腹瀉和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根據UNICEF與世衛的新數據,今年1月和2月,世界各地通報1萬7300例麻疹病例,去年同期則為9600例左右。
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4月的過去12個月,一共爆發 21次大規模、具破壞性的麻疹疫情,大多發生在非洲和東地中海地區。
UNICEF免疫部門官員葛瑞格里(Christopher Gregory)告訴法新社,由於麻疹是「最具傳染性的疫苗可預防疾病」,因此通常被用來當作警訊,「麻疹是我們所謂的『示蹤劑』(tracer),顯示出疫苗接種系統的弱點在哪裡」。他表示,在西非通報病例數增加後,黃熱病是接下來可能爆發的疾病。
數據顯示,索馬利亞過去12個月的麻疹病例數最多,累計超過9000例,其次是葉門、阿富汗、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這些國家內部都爆發衝突。烏克蘭2017至2019年間記錄到歐洲最高的麻疹發病率後,目前的戰爭可能會使烏克蘭的麻疹疫情捲土重來。
隨著COVID-19疫情蔓延,2020年有超過2300萬兒童錯失常規疫苗接種,創下10多年最大數字。UNICEF與世衛表示,疫情爆發之初,在43國的57個疫苗接種行動遭到擱置,時至今日仍未完成,衝擊約2.03億人,其中大多數是兒童。此外,COVID-19持續對醫療機構造成壓力,讓投入致命疾病疫苗接種工作的人力和注意力必須有所移轉。
葛瑞格里說,兒童疫苗接種優先等級,起碼應和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平起平坐。
資料:
東森新聞
本地麻疹再現 36歲男子報稱曾接種疫苗 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一名36歲男子對麻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體呈陽性反應。他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情況穩定,於7月2日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衞生署發言人說,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傳染性極高,病人從出疹前4日至出疹後4日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現時衞生防護中心已進行接觸者追蹤,調查仍然繼續。
6.22開始出疹 情況穩定
個案涉及一名36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他於6月14日開始發燒、頭痛及疲倦,並於22日開始出疹。病人的血液樣本經檢測後對麻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體呈陽性反應。
6.30入住廣華醫院 7.2自行出院
他分別於6月27日及29日到明愛醫院及廣華醫院的急症室求醫,於6月30日入住廣華醫院接受治療。病人情況穩定,於7月2日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他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於潛伏期及病毒傳染期內均沒有外遊。根據病人提供的資料,他於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
衞生署:麻疹可透過飛沫傳播
衞生署發言人說,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傳染性極高,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透過被鼻喉分泌物弄污的物件傳播的機會則較低。病人從出疹前四日至出疹後四日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
出現病徵應戴上口罩
發言人提醒,麻疹的潛伏期(即由感染後到發病的時間)為7至21日。病徵包括發燒、皮膚出現紅疹、咳嗽、流鼻水和眼紅等。當出現相關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和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懷疑受感染的人士應盡早向醫生求診及告知醫護人員有麻疹接觸史。
發言人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任何未完成接種兩劑含麻疹的疫苗、疫苗接種紀錄不明或對麻疹免疫力有疑問的人士,應該就接種疫苗事宜諮詢醫生意見。
資料:
hk01
腮腺炎讓臉頰腫起來!腮腺炎症狀、併發症,最關鍵一招預防
大家應該都聽過「腮腺炎」這個病名。臉頰會像豬頭的雙頰一樣鼓起來,所以俗稱為「豬頭皮」。 為什麼罹患「腮腺炎」會臉頰腫脹呢?
它的正式名稱為「流行性腮腺炎」。正如其名是因為「腮腺」發炎所以起的感染症狀。 腮腺是唾液腺之一。唾液腺是分泌唾液器官的總稱,除了腮腺之外,還包括下頷下腺、舌下腺。 唾液腺每天會製造一∼二公升的唾液,通過導管(唾液的通道)分泌到口中。其中七十%來自下頷下腺,二十五%來自腮腺。
腮腺位於耳朵前方,臉部的正側邊,所以腮腺一旦腫脹,就會變成「豬頭」的模樣。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症狀和感冒很類似,但是恐怖的卻是不會僅止於此。病毒進入血液後會跑遍全身,讓各個器官產生各種發炎症狀。
資料:
EDH
近4000万儿童没打疫苗!WHO、美国CDC示警:麻疹将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于11月23日发表联合报告示警,由于COVID-19疫情肆虐,导致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下降,麻疹(Measles)疫情将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胁」。
麻疹可透过空气中的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传播,是传染性极高的病毒之一,初期症状又容易与感冒混淆,前驱症状包括发烧、鼻炎、结膜炎(畏光、流眼泪、眼睛发红)、咳嗽等;在前驱症状3到4天后会出现红疹,较严重者会并发中耳炎、肺炎或脑炎。
在疫苗尚未普及以前,超过99%的人一生中都难逃麻疹侵袭,而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完整接种2剂MMR疫苗的保护力可达97%,不过疫苗覆盖率需达95%以上才能防止疫情爆发。
据WHO和美国CDC的联合报告中指出,2021年全球仅81%儿童接种了第1剂疫苗、71%完整接种2剂疫苗,也就是说有近4000万儿童错过麻疹疫苗,包含约2470万名儿童没打第1剂疫苗和1470万名没打第2剂。
研究人员进一步说明,2021年全球有约900万例麻疹通报病例和12万8千例死亡病例,至少22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疫情,随着新冠疫情肆虐多年,连带影响麻疹疫苗接种率,意味着2022年全球都将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
据美国CDC统计,2019美国爆发27年以来最严重麻疹疫情,当年度共有1274例通报病例,大部分个案皆是未接种疫苗,到了2020年病例数创10年来新低,下降至13例,2021年共有49例,而今年截至11月17日统计,有55例病例。
世卫的麻疹疫情负责人Patrick O 'Connor表示,虽然今年麻疹病例与前几年相比尚未大幅增加,但「我们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若要防止疫情大爆发,未来的12至24个月将是关键期。
近4000万儿童没打疫苗!WHO与美国CDC示警:麻疹将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胁」
资料:
https://times.hinet.net/news/24271626
俄州哥伦布爆麻疹疫情 官员敦促民 接种疫苗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公共卫生局局长罗伯茨说,哥市的麻疹病例,超过一半涉及1至2岁的幼童,但许多家长对于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充耳不闻,使得控制疫情变得更困难。 电视截图
俄亥俄州的官员们正在加大力度,以控制在该州大哥伦布地区的麻疹疫情,该地区现在成为全美麻疹病例最集中的地区。
根据《华尔街日报》和《哥伦布邮讯报》网站的报道,根据哥伦布市公共卫生局提供的数据,官员们在哥伦布及周边地区发现了46例麻疹病例,比两周前的24例增加了不少。感染麻疹的都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包括19名已送医治疗的儿童。截至11月24日,全美麻疹病例共有55例,这是联邦疾控中心所能提供的最新数字,病例数依然远低于过去10年的水平。
哥伦布市麻疹病例有超过一半涉及1至2岁的幼童,染病的年龄从不足1岁到15岁不等。哥伦布市公共卫生局局长罗伯茨(Mysheika Roberts)说,她最担心的是家长对于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充耳不闻,这可能使得控制疫情变得更加困难,如在富兰克林县(Franklin County),2岁幼童接种疫苗比例大约为75%,而在3年前,接种比例则为80%。
罗伯茨警告说,哥伦布地区麻疹疫情严重,其他地区控制疫情所需时间从3至10个月不等,她担心哥伦布因愿意接种疫苗的人不多使得控制疫情所需时间将会更长。在11月30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罗伯茨敦促所有未接种过疫苗的人都去接种疫苗,她说,「不管你多大年龄,如果你是未接种的成年人,去接种MMR疫苗,如果你是小孩而且有资格接种,去接种MMR疫苗。」
在6月份之前,哥伦布市20多年来一直未发现麻疹病例,当地卫生官员正在跟CDC的流行病学家合作以追踪病例,他们相信其中4名小孩是在今夏前往国外旅行时染上这种病并将它带回哥伦布的。
据罗伯茨介绍,与国外旅行无关的首例麻疹病例是在11月7日被发现的,可能是原先染病的这4名小孩中的其中1名将麻疹传给了一名官员们尚未确认身分的中间人。
美国早在2000年宣布已消灭了麻疹,不过,根据联邦疾控中心所提供的资料,每年,这种疾病被在其他国家染上这种病且未接种疫苗的美国人和外国游客带入美国境内。
资料:
星岛
日本今年已爆7麻疹病例 創下近三年新高
新一波疫情還未完全消減,日本關東地區,現在又頻頻傳出有民眾染上麻疹,目前全國已有7名病例,創下近3年新高。
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多屋馨子說,「1位痲疹患者平均能傳染12至18人,病毒傳染力非常強。」由於麻疹病毒的傳染力相當強,有人只是和患者乘坐同一班新幹線,或是購物時和確診的店員接觸,就不幸染疫。
染病症狀為發燒、咳嗽和起紅疹,嚴重甚至會引發肺炎和腦炎。先前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海外旅客減少,日本2021年和2022年的麻疹染疫人數,都只有6個人,今年(2023年)為止的病例,卻已經增加到7人,其中5人都集中在關東地區。
日本專家就呼籲高風險族群,以及準備前往麻疹流行地區的民眾,要盡快接種疫苗。
資料: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524I17M1
新冠疫後隱憂 全球6700萬童漏打常規疫苗
綜合法新與路透社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一份最新報告指出,「過去10多年來,在兒童常規疫苗接種方面得來不易的成果已遭到破壞」,重回正軌「將是一大挑戰」。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這群疫苗接種受到「嚴重中斷」的6700萬名兒童當中,有4800萬人是所有常規疫苗都沒打,憂心可能會爆發小兒麻痺症及麻疹疫情。
據統計,112個國家或地區的兒童常規疫苗覆蓋率下降,全球接種疫苗的兒童比例下滑5個百分點至81%,創下2008年以來最低覆蓋率,非洲及南亞受到的打擊特別嚴重。報告指出:「令人擔心的是,疫情期間接種情況退步帶來的影響是在這10年的尾端出現,廣義來說,兒童免疫接種覆蓋率的增長已停滯。」
疫苗每年可挽救440萬條寶貴性命,如果實現「不遺漏任何人」的遠大目標,到2030年將有望挽救580萬人的性命。
此外,報告也指出,世界各地的人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對於預防麻疹、小兒麻痺症等兒童常規疫苗的重要性失去信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在接受調查的55個國家中,有52國民眾在2019年至2021年間,對於兒童疫苗的認識有所降低。
基金會指出,這項數據是個「令人擔憂的警訊」,顯示錯誤資訊、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以及政治兩極化都會讓人們對疫苗接種感到猶豫。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董事羅素(Catherine Russell)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不能讓接種常規疫苗的信心,成為另一個疫情下的受害者⋯⋯否則,下一波喪命的可能是更多罹患麻疹、白喉或其他可預防疾病的兒童。」
資料:https://www.singtaousa.com/2023-04-20/%E7%88%86%E7%96%AB%E5%8D%B1%E6%A9%9F%EF%BD%9C%E6%96%B0%E5%86%A0%E7%96%AB%E5%BE%8C%E9%9A%B1%E6%86%82-%E5%85%A8%E7%90%836700%E8%90%AC%E7%AB%A5%E6%BC%8F%E6%89%93%E5%B8%B8%E8%A6%8F%E7%96%AB%E8%8B%97/4473604#page3
蘇丹難民營爆發麻疹疫情 非政府組織稱至少13童死亡
無國界醫生在蘇丹的分部周日(2日)表示,在蘇丹白尼羅省的一個難民營,近日爆發麻疹疫情。組織表示,至今已有最少13名兒童死亡。
無國界醫生在周日表示:「情況很嚴峻,懷疑麻疹病毒與營養不良都是目前兒童最緊迫的健康問題。」組織在Twitter表示:「蘇丹的白尼羅省持續接收逃避衝突的人們。9個營地接收了數以十萬計的人,主要是婦孺。」
組織憂雨季爆瘧疾
組織透露,自上月6日至27日期間,治療了223名懷疑感染麻疹的兒童,當中有72人需要入住組織的兩個診所,並有13人在之後死亡。組織指:「我們每日在接收懷疑感染麻疹的病童,大部份出現併發症。」組織又指,單在6月兩個診所已經接收了3,145名病人,他們表示:「在更多人抵達,這裡就更迫切需要援手,包括增加疫苗、營養支援、庇護站、水以及過濾器等。」他們又指隨着雨季的到來,他們更擔心可能爆發由水引發的疫症或瘧疾。」
聯合國方面指,在4月15日蘇丹爆發衝突以來,有近280萬人逃亡。當中有2,152,936人在蘇丹國內流離失所,另外有644,861人跨越蘇丹邊境進入鄰國尋求庇護。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9B/%E8%98%87%E4%B8%B9%E9%9B%A3%E6%B0%91%E7%87%9F%E7%88%86%E7%99%BC%E9%BA%BB%E7%96%B9%E7%96%AB%E6%83%85-%E9%9D%9E%E6%94%BF%E5%BA%9C%E7%B5%84%E7%B9%94%E7%A8%B1%E8%87%B3%E5%B0%9113%E7%AB%A5%E6%AD%BB%E4%BA%A1/386043
倫敦麻疹復發 或感染數萬人
英國負責傳染病預防的機構表示,除非疫苗接種率大幅上升,否則倫敦將面臨麻疹捲土重來的風險,數萬人可能被感染,並導致數十人死亡。
英國衞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7月中旬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英格蘭確診了128例麻疹病例,其中66%發生在倫敦。整個2022年,全國共有54起病例。
資料:ftchinese.com/interactive/115705?full=y&exclusive
腮腺炎後 何以會不孕不育?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通過呼吸道分泌液或唾液的傳染病,以冬、春季常見,潛伏期通常為2至3周,小童發病比較普遍,對於成年但自身免疫性機制紊亂的患者,亦會誘致復發。
睾丸炎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見的併發症,以男性睾丸疼痛腫大,陰囊紅腫為主要症狀,可伴發熱、寒戰、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持續可產生不可逆的破壞,損害血睾屏障,使精子在產生過程中受自身系統性免疫反應,降低精子的存活率,削弱精子的活力。同時影響分泌雄激素的能力,引起睾丸纖維化和萎縮,降低男性的生殖功能,輕者造成少、弱精,重者則導致無精症,勃起障礙及走向不育。
與女性相關的不孕研究,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史是卵巢早衰以後,一般以月經提前,經量減少,經期縮短,其卵巢的排卵功能和內分泌功能都會隨之降低,臨床上我們多通過婦科超聲波、生殖激素六項、抗繆勒管激素來綜合判斷。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加強口腔護理,有併發症者可採取相應中醫藥的治療。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助理講師郭小詩博士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8%85%AE%E8%85%BA%E7%82%8E%E5%BE%8C-%E4%BD%95%E4%BB%A5%E6%9C%83%E4%B8%8D%E5%AD%95%E4%B8%8D%E8%82%B2-/370141
西方宛如回到19世紀!?麻疹、痲瘋、梅毒等上世紀流行病復燃
根據歐洲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報導,由於兒童的疫苗接種率滑落、新型態人際往來與飲食改變、病菌抗藥性日增與氣候等因素匯聚,一些19世紀流行的舊日疾病如痲瘋病、麻疹、梅毒等如今似在西方捲土重來。
痲瘋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有成為地方流行之勢,倫敦則有出現數以萬計麻疹病例之憂,另在愛爾蘭與葡萄牙,都出現梅毒病例增加50%的情況。這些宛如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場景,如今在2023年的西方重現。
● 痲瘋病
由麻風桿菌等病菌引起的痲瘋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會在神經系統、呼吸道、皮膚與眼部出現肉芽腫,導致患處失去痛覺感知,常造成四肢反覆損傷而需截肢,也可能出現虛弱與視力變差等。 早年處理痲瘋病是把患者送到偏遠處隔離,如今靠多種藥物可在幾個月內治癒,及早發現也能避免因病殘疾。
歐洲目前雖幾無痲瘋病,但美國佛州卻有在地流行的態勢,當地的痲瘋病例過去10年增加不只1倍。雖然不健康生活方式被認為是元凶,但研究人員指出這與佛州疏於應對不無關係。
● 麻疹
在「現代疫苗之父」恩德斯(John Franklin Enders)研發出疫苗並於1963年核准上市展開廣泛接種後,人類終於找到對付麻疹這個過去動輒奪命數以萬計、被視為其中一種最具傳染性疾病的辦法。但在今日尚有地方未普遍達標群體免疫之際,麻疹在歐洲似乎又開始蠢蠢欲動。英國、希臘、捷克、阿爾巴尼亞近年相繼「零麻疹」破功,2023年頭兩個月歐洲就有約900例麻疹,比2022全年還多。
荷蘭警告國內疫苗覆蓋率下降恐使麻疹捲土重來;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今年7月表示,由於多年來疫苗接種率偏低再加上COVID-19疫情,倫敦恐有出現數以萬計麻疹病例之虞。
● 梅毒
18世紀晚期,倫敦估計30多歲年齡層超過五分之一感染過梅毒,如今英國衛生安全局又再次看到病例激增的隱憂。英國2022年出現8692例梅毒患者,成為1948年以來最高的年份。不只英國,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最新的年度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無論是歐盟或歐洲經濟區(EEA),梅毒病例都呈上升曲線,以愛爾蘭最高、地中海島國馬爾他次之。
拜約會app普及與嗑藥性愛流行之賜,露水姻緣比過去更容易是促成梅毒病例增加的主因;部分歐洲國家地區削減性病防治經費也是禍首之一,像英格蘭先前就刪減10億英鎊相關經費。
● 痛風
痛風舊日因大多與皇室酷愛紅肉與飲酒有關而有「國王病」之稱,如今因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以及糖分、酒精攝取偏高而成為當代文明病。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在1990至2017年間痛風患病率增幅最高。
隨肥胖比率在歐洲也不見趨緩,痛風似乎很快也會讓更多歐洲人聞之色變。
● 瘧疾
儘管瘧疾在歐洲仍僅止於少數在地病例,但登革熱和西尼羅病毒等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增加是一大警訊。
與聯合國有關的「全球對抗愛滋病、肺結核和瘧疾基金會」(GFATM)指出,隨極端天候在歐洲益趨頻繁,不能排除瘧疾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8%A5%BF%E6%96%B9%E5%AE%9B%E5%A6%82%E5%9B%9E%E5%88%B019%E4%B8%96%E7%B4%80-%E9%BA%BB%E7%96%B9-%E7%97%B2%E7%98%8B-%E6%A2%85%E6%AF%92%E7%AD%89%E4%B8%8A%E4%B8%96%E7%B4%80%E6%B5%81%E8%A1%8C%E7%97%85%E5%BE%A9%E7%87%83-030259467.html
风癞|皮肤剧烈痕痒、肿胀发红?或是荨麻疹作怪!医生拆解风癞种类、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一、微微凸起而且非常痕痒的红色肿块,可能是患上了俗称「风癞」的荨麻疹。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任何年龄人士均有可能患上。数据显示,每五人中便有一人在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相当严重的荨麻疹。荨麻疹的发作速度极快,红色的丘疹或斑块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使患者非常痕痒。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急性荨麻疹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失,而且不会留下印痕,不会有色素沉淀的问题。但亦有小部分患者会出现面肿、嘴唇或四肢肿胀、甚至呼吸困难,这些属于急症个案,须紧急送院治理。急性荨麻疹一般两至三天内便会自行痊愈,若病情持续多于六星期并反覆反作,便属于慢性荨麻疹。
风癞成因|任何人都有机会患上荨麻疹
任何年龄人士都有机会患上荨麻疹,当中以婴幼儿、青春期儿童、孕妇及更年期女性的发病患较高。其中婴幼儿的发病可能与注射疫苗或病毒感染有关;孕妇与更年期女士则可能与荷尔蒙变化及自体免疫疾病有关。引致风癞的常见原因包括:
过敏反应:荨麻疹最常见的成因之一是过敏反应。人体对某些物质或刺激物过敏,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花粉、尘螨等,可能引起荨麻疹发作。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也可能导致荨麻疹。自体免疫疾病、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失调都可能引起荨麻疹。
物理刺激:某些物理刺激,如寒冷、热、压力、摩擦、阳光曝晒等,可触发荨麻疹发作,称为物理性荨麻疹。
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荨麻疹。例如,病毒性感染(如感冒或流感)或细菌感染(如喉咙感染)可能导致荨麻疹发作。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药物过敏性荨麻疹,如水杨酸(亚士匹灵)、非类固醇止痛消炎、抗生素。这种反应可能是对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的免疫反应。
压力和情绪因素:压力和情绪变化可能诱发或加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可能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
风癞征状|什么是膨疹、血管性水肿?
风癞是皮肤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其他化学物质而导致的一种突发性皮肤反应,一般有两大征状﹕膨疹和血管性水肿。
膨疹(hives or wheals)是指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色或粉红色凸起斑块,通常呈不规则形状,大小可以从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这些膨疹通常会发剧烈的痒痒感,有时可能伴随着灼热感。膨疹可能在皮肤上随机分布,并且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消失或移动到其他部位,消退后一般不会留下疤痕或出现色素沉淀。若皮肤出现不寻常的斑块或肿块便属于不正常情况,求医时须要和医生清楚说明。
血管性水肿是荨麻疹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出现在皮肤的浅层组织,可能会导致局部部位的肿胀,例如脸部、嘴唇或眼睛周围。这种水肿通常与荨麻疹的膨疹一起出现。相较于膨疹,血管性水肿征状持续的时间较长,且较常引致疼痛。若气道或喉咙肿胀,可能引起喘鸣和呼吸困难。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典型症状
1.膨疹可以在全身各处出现
2.患处出现严重痕痒
3.膨疹在短时间内消退,并不留疤痕,但可能很快又再出现
4.膨疹形状大小不一、并会游走于身体不同部位
风癞治疗|了解治疗荨麻疹药物!
抗组织胺药物如Cetirizine、Loratadine、Fexofenadine和Desloratadine等,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大部分患者均有正面的治疗效果。对于较严重或持续的个案,医生或会处方消炎药物(如白三烯素受体阻断剂)或类固醇,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红肿。
此外,对于轻度的荨麻疹症状,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考虑,如冷敷、避免过敏原、避免过度擦抓皮肤等。然而,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寻求医生的评估和建议,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资源来自:
https://www.healthyd.com/articles/expert-blog/%E9%A2%A8%E7%99%A9-%E8%95%81%E9%BA%BB%E7%96%B9-%E7 %A8%AE%E9%A1%9E-%E6%88%90%E5%9B%A0-%E7%97%87%E7%8B%80-%E6%B2%BB%E7%99%82% E6%96%B9%E6%B3%95-%E4%BD%95%E5%AD%B8%E5%B7%A5%E9%86%AB%E7%94%9F
疫苗全面睇:减活与灭活
疫苗全面睇:减活与灭活
颜宝伦医生 | 2023-10-12
近期的医疗热点,是「流感疫苗」。有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朋友,担忧接种后有不良反应。家庭医生其中一个回应,就是先查看病人以往新冠疫苗接种纪录。
如果病人之前打科兴疫苗,医生会说流感疫苗的反应跟科兴相近。
若病人先前打复必泰疫苗,医生或会说流感疫苗的反应,比起复必泰真的属小问题,毋须担忧。
疫苗有很多种,原理都是模拟免疫系统受病原体刺激,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并有「免疫记忆」,在以后遇到真正病原体入侵时迅速作出反应,杀灭病原体来预防感染。制造疫苗的技术有旧有新,就着制造技术来分类,可以让大家对疫苗有更多了解。
传统的制造疫苗技术有两大类,分别为「减活」和「灭活」。
传统方法之一:「活性减活」疫苗
「活性减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的成份,是一些仍然存活但被「废了武功」的病原体,不会造成感染,却能非常有效地刺激起免疫反应,产生强大保护力。
史上第一种减活疫苗是牛痘:将感染牛只的「牛痘病毒」,以皮下注射打进人体内,以预防在物种分类上同「属」但不同「种」的「天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天花。
减活疫苗好处为简单有效,制造技术相对简易,因为是活的,所以能产生强大并长远免疫力。然而,坏处也因为是活的,因此不能用于免疫力不健全的人士身上,例如孕妇、年纪太小或太大者都不适用,以免病原体「翻生」,造成真正感染。
实质上这风险很低,不过,疫苗的首要考虑还是安全。
卡介苗(BCG)乃有效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破坏肺部,亦可导致脑膜炎。 BCG原理和牛痘相同,皆以同属不同种、不会在正常身体致病的牛分枝杆菌用皮内注射的方式打在肩侧,让身体产生对抗肺结核的免疫力。因为结核菌能于空气传播,传染力极高,婴儿出生后便有感染风险,所以一出世就要打第一针。
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MMR)三合一混合疫苗,亦为保护力很强的减活疫苗。当中最重要能成功预防麻疹,使这在几十年前所有人都感染过、传染力极强、死亡率约为千分之一的病毒感染几近绝迹。可惜在八十年代因为有「MMR会引致儿童自闭症」的谎言广泛流传,结果引起全球众多家长的犹豫,让多个地方的MMR接种率下降,导致麻疹感染出现反弹。有幸香港的MMR接种率一向极高。 MMR很多年前只打一针,后来要打两针,用皮下注射的方法为12个月大和18个月大的儿童接种。
预防水痘病毒
水痘疫苗也是减活疫苗,有效预防水痘病毒的感染。和MMR一样需要打两针,先在小孩12个月大时打第一针(和MMR同日但分开位置打,可减低打针后发烧抽筋的风险;可以选择打四合一的「四痘针」 (MMRV));第二针则通常在18个月大时打一针MMRV。接种后仍有很低机率会出现水痘的「突破感染」,即打了针后仍有可能受感染,可是,病情比没打针的感染肯定轻得多。这疫苗的成份,和成人接种的减活「生蛇」(带状疱疹)疫苗成份相同,只是生蛇疫苗份量为儿童疫苗的14倍。另有一种较新的「基因重组」生蛇疫苗,之后再详谈。
喷鼻式的流感疫苗也属减活疫苗,适用于两岁至49岁人士,但怀孕、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禁忌则不适用。
传统方法之二:「灭活」疫苗
另一大类传统方法为「灭活」(killed/inactivated)疫苗。原理乃培育病原体后,将它以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处理,将其遗体或部分遗体接种到体内。科兴疫苗就是以这技术制造。灭活疫苗好处是非常安全,副作用甚少;缺点是「唔够力」,或要重复接种多次方能有充足保护;制作步骤较多,成本亦较高。
流感的灭活疫苗(即「打流感针」)是另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最常用方法,将流感病毒放进鸡蛋的胚胎培养(切记对鸡蛋过敏并非打流感针的禁忌),杀死后收集其表面的H(Haemagglutinin,即血球凝结素)抗原和N(Neuramindase,即神经氨酸酶)抗原。
因为流感病毒的H和N抗原很容易出现突变,故此世卫每年会有特别建议,分开北半球和南半球地域来制定疫苗,准备疫苗所含有的H和N抗原种类。现今流感疫苗为「四价」,包括两种甲型和两种乙型流感的H和N抗原,混合一起,每年秋冬季开始时接种。
小儿麻痹症亦是灭活疫苗(IPV)。有赖这疫苗于全球的广泛接种,成功杜绝了数十年前因为这病症而引致下肢残障的悲剧,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成就。 IPV非常安全,但也因为属灭活性质,婴儿出生后一共要接种5剂(2、4、6、18个月,以及小学六年班时),以确保有足够免疫力(以往同时有另一种口服的「减活」疫苗,免疫效果很好,不过因为属减活,所以有很微小的机率会「翻生」,导致小儿麻痹症。基于安全考虑,已发展国家已经不再使用)。
「减活」和「灭活」属于传统的制造疫苗技术,还有其他为数众多的疫苗原理和技术,之后续谈。
资料:
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3586633&subjectline=%E7%96%AB%E8%8B%97%E5%85%A8%E9%9D%A2%E7%9D%87%EF %BC%9A%E6%B8%9B%E6%B4%BB%E8%88%87%E6%BB%85%E6%B4%BB
v
英国麻疹病例急升列「国家事件」 卫生部吁家长带子女接种疫苗
英国麻疹病例急升列「国家事件」 卫生部吁家长带子女接种疫苗
撰文:成依华出版:2024-01-23 23:01更新:2024-01-23 23:01赞好11100010
英国麻疹(measles)病例急升,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决定列为国家事件(national incident),当地卫生部呼吁家长带子女接种疫苗。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格兰2023年1月至10月共录得167宗确诊麻疹病例,但自2023年10月1日以来,单在西米德兰兹郡(West Midlands)就有133 宗,是自90年代中以来新高,另有96宗可疑个案。
英国卫生安全局健康保护顾问赛义德(Naveed Syed)表示,区内麻疹爆发成为日益显著的问题,「目前,我们在整个西米德兰兹郡发现相当多数目的个案。」他称主要集中在 伯明翰地区。
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网站,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可透过空气中的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传播,透过被鼻喉分泌物弄污的物件传播的机会则较低。 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病人从出疹前4天至出疹后4天内可把病传染给别人。
未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的儿童传染病。 网站指出,受感染者初时会发烧、咳嗽、流鼻水、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 3至7天后皮肤会出现污斑红疹,通常会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天,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皮。 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道及脑部会受影响,引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原文网址: 英国麻疹病例急升列「国家事件」 卫生部吁家长带子女接种疫苗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8398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麻疹传染力超强! 医师点名「3种人」快打疫苗 6种人建议补打一剂
麻疹传染力超强! 医师点名「3种人」快打疫苗 6种人建议补打一剂
近日陆续有麻疹案例出现在台湾! 该如何防范呢? 谁是高风险族群? 你该不该打疫苗? 听听医师怎么建议。
麻疹-麻疹传染力-麻疹疫苗-MMR疫苗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文 常春月刊 天下部落格
发布时间:2024-03-06
加拿大提出警讯 麻疹病例近期可能会激增
重症医师黄轩分享,加拿大卫生官员已发警告:他们国民,如春假要出去旅行前,都应接种MMR疫苗,因为随着进入春假旅行,全球麻疹活动恐会激增。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也曾发声明:「麻疹病例增加是:由于「新冠疫情期间,MMR疫苗接种量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全球的社区会传播。 故建议应在旅行前,至少两星期前,有确认你已有接种过麻疹疫苗。
欧洲区增幅最为严峻 不满5岁最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白的表示,由于COVID-19大流行,导致原本各国的MMR疫苗工作,遭受挫折。 WHO目前希望各国应积极对,之前因COVID-19大流行,而未施打麻疹疫苗接种的民众,得赶快加速追加全面接种。
WHO数据显示,全球麻疹疫情于2023年明显上升,多数病例发生于叶门、印度和衣索比亚,但整体疫情,以欧洲区增幅最为严峻,以不满5岁的孩童最为严重。 所以WHO才呼吁为所有儿童,赶紧接种疫苗。
麻疹是高传染的病毒性疾病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然而,WHO建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保护接触麻疹病毒和对麻疹无免疫力的那些人群:
接触病毒后的疫苗接种:对麻疹无免疫力的人群(包括婴儿)可在接触麻疹病毒后 「72 小时内」接种MMR疫苗,以获得对该病毒的防护能力。
免疫血清球蛋白注射:接触到病毒的孕妇、婴儿和免疫系统弱的人可注射一种叫做免疫血清球蛋白的蛋白质(抗体)。 如果在接触病毒后「 6天内」注射,这些抗体可能预防麻疹或减轻症状。
此外,药物治疗方法可能包括:
退烧药:如果发烧感到不适,可以使用乙酰氨基酚(退烧药)来减轻伴随麻疹的发烧。
抗生素:WHO指引告知- 如果在患麻疹期间发生细菌感染,例如细菌感染性肺炎或耳部细菌感染,才能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
维生素A: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可能有维生素A缺乏症的地区,给予罹患麻疹的儿童每日口服200,000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s;IU);但是维生素A治疗儿童麻疹,目前却无法有 显著降低死亡率。
总之,黄轩强调,麻疹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隔离接触麻疹病毒,并保护对麻疹无免疫力的人群。
3大高风险族群 易被传染麻疹
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注射过MMR疫苗。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仍然发现,在2022年,约有2200万婴儿,错过了通过常规免疫接种至少一剂麻疹疫苗。 代表那些成人或之前完全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或麻疹抗体已经消失无免疫力者;或免疫系统低下者,这三大高风险族群,就很容易会被传染麻疹了!
接受过MMR疫苗接种 麻疹仍可预防和控制
其实,对于麻疹,黄轩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早有提供应对措施,大家也都不要担心的。 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接种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 只要「接种后约2周可获得保护力」。 目前各国针对从小到大的年龄,大都有类似的建议:
1~20岁的人,如果有按时接种过MMR疫苗,一般人是不用太担心的
1岁以下的宝宝,因为没有抗体,尽量避免到麻疹疫区或人多的公共场所。 如果必须前往,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自费提前接种MMR疫苗。
20岁以上的人,抗体浓度也下降,可以检测是否还有抗体,或直接自费接种MMR疫苗,可获得约20年的保护力。
不要慌,只要你有接受过MMR疫苗接种,麻疹仍可预防和控制! 除非你的麻疹抗体。 确认已经消失或疫苗接种时间超过时限,你也可以询问你的医师,是否需要接种!
计画前往麻疹、德国麻疹疫区者
工作性质频繁接触外国人者
医疗照护工作人员
照顾尚未接种疫苗婴幼儿之机构工作人员
第二类法定传染病防治指引
去麻疹疫情流行的地方,台湾CDC的建议
原文网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9558
全国麻疹病例增加 家长亟需保护儿童
全国麻疹病例增加 家长亟需保护儿童
2024-04-02
美国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智弘。 王智弘提供
截至3月28日,今年美国麻疹病例共有97例。 圣他克拉县和湾区其它地区卫生官员一起敦促每个人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圣县卫生官员称,虽然大多数湾区居民接触麻疹的风险仍然很低,但全国和加州的病例增加,有必要对这种高传染性和危险性的疾病采取强有力的预防措施。
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兼医疗预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Jason Wang)对本报记者说,五分之一的麻疹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疗,死亡率较高。 儿童面临的风险更大,死亡率是每1000名感染儿童中有近1至3人。
王智弘表示,麻疹病毒主要来自那些没有实施麻疹疫苗接种政策的国家,湾区有三个主要机场是国际旅行的枢纽,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没有打过疫苗或免疫系统差的人容易被传染。 王智弘建议儿童一定要打麻疹疫苗(MMR),打一针的有效率是93%,两针是97%。 一般小孩12-15个月大打第一针,4-6岁第二针。 「近二、三十年的疫苗质量很好,可以保护终生,之前的可能效果没这么好。」美国华人曾在大陆、台湾打的麻疹疫苗也都有效。
目前麻疹病例中,5岁以下占50-52%,5-19岁占22%,19岁以上占26%。 王智弘指出,美国有些父母反对孩子接种疫苗,这无疑增加了孩子感染麻疹的风险。
王智弘说,麻疹的传染性很强。 一般呼吸道道疾病的传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喷出的飞沫,如果在公共设施上接触到这些飞沫,如电梯按钮和门把手上,然后不洗手拿食物,就容易传染到。 麻疹除了飞沫传染,还会在空气中飘好几个小时,「比如,麻疹的人离开那个房间后几个小时后,下一个人进入还会被传染到。」麻疹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水和 结膜炎(红眼症),2-4天后出现皮疹。 除了麻疹,近来流感、RSV、新冠病毒的病例都有上升。 王智弘建议,在拥挤的地方要戴口罩,尤其是坐飞机旅行时。 「飞机是密闭的空间,感染机率增大,戴口罩很有必要。」一般的医用口罩即可有效防止传染。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的报告,今年90%以上的麻疹病例与国际旅行有关,因为麻疹正在世界许多地区流行。 春假到来,出国旅行时要加强自我防范。 本报记者王蔚矽谷报道
原文网址: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4-04-02/%E5%85%A8%E5%9C%8B%E9%BA%BB%E7%96%B9%E7%97%85% E4%BE%8B%E5%A2%9E%E5%8A%A0-%E5%AE%B6%E9%95%B7%E4%BA%9F%E9%9C%80%E4%BF%9D%E8 %AD%B7%E5%85%92%E7%AB%A5/4811930#google_vignette
全球麻疹疫情升温 医吁打疫苗备战
全球麻疹疫情升温 医吁打疫苗备战
冯惠宜/台中报导
2024年5月6日 周一
卫福部台中医院旅游门诊医师萧志毅说,麻疹传染力极强,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疫苗打好打满。
全球麻疹疫情严峻,世卫组织统计2023年全球通报的麻疹病例超过30万6000例,比前年增加约79%。 卫福部台中医院旅游门诊医师萧志毅说,麻疹传染力极强,更胜流感、新冠,除呼吁出国民众接种MMR三合一疫苗,1岁以下幼童因未有疫苗,则不建议出国。
萧志毅指出,麻疹有「传染病之王」称号,靠空气传播,传染力较以飞沫传染的流感、新冠更高,R0值高达18,过去在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MMR三合一疫苗问世 后,欧美和多数已开发国家几乎已绝迹,唯1998英国发起反疫苗运动,造成欧洲接种率骤降,加上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MMR三合一疫苗出现短缺,让麻疹疫情卷土重来。
萧志毅说,依WHO资料,截至4月17日,罗马尼亚已有1万1397例麻疹病例、4例死亡,英国、奥地利、义大利、德国等也有数百例,美加地区也比去年多,大陆、 日本、韩国也有零星病例,临床也发现不少民众到疫区旅游后感染,过去爆发过空姐空少群聚,3月间甚至出现北部医院群聚,可见传播力相当惊人。
感染症权威、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指出,MMR疫苗接种1剂保护力达95%、完整接种2剂保护力达99%,幼儿公费接种在1岁、5岁各1剂,唯临床也 发现接种后20年抗体会消失,因而建议有出国准备者要补接种疫苗,如出国返国确定有接触到确诊者,只要还没出现感冒症状,可接种疫苗预防。
萧志毅提醒,没打疫苗、没有治疗的小孩死亡率高达10%,另儿童感染后还有5至10%会出现智力受损、失聪、失明等后遗症,成人感染麻疹,产生脑炎并发症的机率 是小孩的3倍,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疫苗打好打满。
原文网址:
https://tw.news.yahoo.com/%E5%85%A8%E7%90%83%E9%BA%BB%E7%96%B9%E7%96%AB%E6%83%85%E5 %8D%87%E6%BA%AB-%E9%86%AB%E7%B1%B2%E6%89%93%E7%96%AB%E8%8B%97%E5%82%99%E6% 88%B0-201000126.html
欧盟麻疹及百日咳病例增 促民众接种疫苗
欧盟麻疹及百日咳病例增 促民众接种疫苗
04月24日(三)
世卫指全球疫苗接种进展呈下滑趋势。
总部设于瑞典的欧洲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ECDC)周二(23日)指,欧盟成员国录得麻疹及百日咳病例增加,呼吁民众遵循疫苗接种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周三(24日)表示,过去数年由于新冠疫情等问题,导致全球疫苗接种进展呈下滑趋势。
ECDC指,欧盟的麻疹确诊病例自去年开始增加,去年3月至今年2月底至少录得5,770宗确诊病例和5人死亡。 此外,去年中旬以来,百日咳确诊病例亦急剧上升,相较2021年及2022年,去年和今年的确诊数量增加10倍。 ECDC主任阿蒙(Andrea Ammon)形容全球面临新挑战,强调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世卫指出,2020至2021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卫生系统面对巨大压力,以麻疹疫苗为例,前年仍有2,200万名儿童错过常规第一剂疫苗接种,较2019年增加300万人 。
原文网址:欧盟麻疹及百日咳病例增 促民众接种疫苗 | on.cc东网 | 国际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40424/bkn-20240424144741105-0424_00992_001.html
卫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提高警觉 指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方法
卫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提高警觉 指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方法
2024-03-01 HKT 20:12
鉴于全球近日录得的麻疹个案有所上升,卫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应提高警觉,并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
中心发言人说,欧洲与中亚已有超过58000人受感染,邻近一些麻疹仍是风土病的国家,例如菲律宾及马来西亚亦有相类似的上升趋势。世卫数据显示,全球的麻疹个案去年有所上升,当中168个国家共呈报超过30万宗个案,较2022年增加近八成。
发言人指出,本地人口已接种两剂含麻疹疫苗的覆盖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但香港作为国际旅游频繁的国际城市,仍面对输入麻疹病毒及其在本地社区进一步传播的潜在风险。
卫生防护中心已发信予医生及私家医院,提醒他们提高警觉及呈报任何怀疑个案,中心亦发信予外佣职业介绍所、机场、轮船业界、邮轮公司及大学,建议相关机构分别鼓励外佣、边境管制站人员及大学职员或学生,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
本港大部分私家诊所均有提供MMR疫苗,家长应按照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为子女安排免疫接种,以得到适时和全面的保护。
原文网址: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42694-20240301.htm
刘宇隆指十分一26至30岁人群失麻疹免疫
刘宇隆指十分一26至30岁人群失麻疹免疫
吁外游年轻人接种加强剂
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世卫于2016年确认香港麻疹病毒本地传播中断,但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今(16日)指,1988年后出世人士面临麻疹疫苗失效的风险,其中年龄介乎26至30岁人群中,每10人中有1人会失去麻疹疫苗免疫力。
刘宇隆今在新城电台称,1988年后出世人士对麻疹的免疫力多来自疫苗,但疫苗的保护作用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减弱,疫苗失效导致接种者有机会感染。他指,港大医学院对近800个本港青年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8至20岁群组的麻疹疫苗失效率为2.5%,21至25岁的则为5%,26至30岁的失效率最高,为10%。
刘建议35岁以下人士若计划到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麻疹个案较多地区外游,应先检查自身是否有麻疹抗体,若无则接种多一针麻疹疫苗,避免感染及传染他人,另建议易接触输入个案的高风险机构,如医管局、机管局等,考虑为有需要的年轻员工补打疫苗。
原文网址: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0716/s00001/1721137708111
麻疹爆发|麻疹全球大爆发一年逾30万宗增幅近8成 医生警告:3类人应尽快打疫苗
麻疹爆发|麻疹全球大爆发一年逾30万宗增幅近8成 医生警告:3类人应尽快打疫苗
发布时间: 2024/03/01
【麻疹/麻疹爆发/传染病/疫苗】全球麻疹病例去年增加79%,各地开始出现感染个案,确诊数字有上升趋势。台湾近日亦出现首宗本土麻疹群聚个案,有当地医生指出3大高风险族群易被传染,宜尽快接种疫苗。本港卫生防护中心亦表示,今年录3宗麻疹个案,高度关注事件。
本港卫生防护中心亦关注麻疹爆发的情况,昨日(2月29日)向全港医生发信,指本港有输入麻疹病毒的风险,但因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高,本地爆发大规模疫情的风险较低。中心指出,今年已接获3宗麻疹病例通报,当中2名患者是没有外游史的幼儿,当中包括一名11个月大男婴和3岁男童。
全球多地现麻疹个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麻疹疫情于2023年明显上升,去年通报超过30万宗确诊麻疹个案,较2022年同类数字激增接近8成,多数病例发生在也门、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当中以欧洲区的增幅最为严峻。世卫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期间MMR疫苗接种量减少,导致疫后全球麻疹快速传播,当中以5岁以下的小童感染情况最为严重。
台湾重症医学暨胸腔内科专科医生黄轩于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全球麻疹疫情有上升趋势,近日台湾亦有确诊首宗本土感染个案。加拿大卫生官员及世卫皆作出呼吁,指春假期间或多人外游,会增加麻疹传播的风险,建议外游人士出发前两星期尽快接种疫苗。
3类人应尽快打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亦在2022年发现,全球约有2200万婴儿错过通过常规免疫接种至少一剂麻疹疫苗,列出3类高风险人士容易感染麻疹,建议尽快接种疫苗预防,
1.从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
2.麻疹抗体已经消失无免疫力者
3.免疫系统低下者
4类人士可考虑补打
黄轩医生补充,接种疫苗后2周就能获得保护力,而接种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他解释,只要曾接种麻疹疫苗,就可预防及控制麻疹,并维持约20年的保护力。他续指,20岁以上的成年人,麻疹疫苗抗体浓度会下降,可自行决定就医检测体内是否还有抗体,因应情况再自费接种疫苗。
此外,有较高感染风险者亦可考虑补打一剂疫苗,包括
1,计划前往麻疹、德国麻疹疫区者
2.工作性质频繁接触外国人者
3.医疗照护工作人员
4.照顾尚未接种疫苗婴幼儿之机构工作人员
麻疹属高传染性疾病
据本港卫生署资料,麻疹属高传染性的疾病,潜伏期一般为7至18天,但可长达21天。麻疹可透过空气中的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传播。病人从出疹前4天至出疹后4天内可把病传染给别人。
受感染的人初时会发烧、咳嗽、流鼻水、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 3至7天后皮肤会出现污斑红疹,通常会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天,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皮。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道及脑部会受影响,引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在「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下,儿童接种共两剂含麻疹的疫苗。当局亦建议所有对麻疹未具备免疫力的外籍家庭佣工都应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MMR)混合疫苗,在抵港工作前接种更佳。
如对接种疫苗有任何问题,应咨询医生意见。
原文网址: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715286/%E9%BA%BB%E7%96%B9%E7%88%86%E7%99%BC%EF%BD%9C%E9% BA%BB%E7%96%B9%E5%85%A8%E7%90%83%E5%A4%A7%E7%88%86%E7%99%BC%E4%B8%80%E5%B9% B4%E9%80%BE30%E8%90%AC%E5%AE%97%E5%A2%9E%E5%B9%85%E8%BF%918%E6%88%90%E3%80%80% E9%86%AB%E7%94%9F%E8%AD%A6%E5%91%8A%EF%BC%9A3%E9%A1%9E%E4%BA%BA%E6%87%89%E7% 9B%A1%E5%BF%AB%E6%89%93%E7%96%AB%E8%8B%97
麻疹传染力强!出国前做好预防 医提醒接种MMR疫苗
麻疹传染力强!出国前做好预防 医提醒接种MMR疫苗
陈郁茹 报导
2024年7月27日
【NOW健康陈郁茹/台北报导】麻疹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人类病毒传染病之一,它可以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在疫苗尚未普及前,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感染麻疹,平均1名感染者可以传染给周围12至18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感染科主任赖新豪提醒,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MMR疫苗,民众如要前往麻疹流行区国家前,可先至家庭医学科、感染科等门诊评估接种需求,透过打疫苗和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毒感染。
麻疹潜伏期可超过2周 出疹前后4日为传染期
赖新豪表示,麻疹传染力强,潜伏期约为7至18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烧、皮疹、鼻炎、结膜炎和咳嗽,患者在发烧3至4天后,口腔内会出现柯氏斑点,可传染期在出疹前后4日,皮疹开始于耳后和脸部,然后蔓延至身体和四肢。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免疫力低下的族群),麻疹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中耳炎、肺炎或脑炎等。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MMR(麻疹、腮腺炎和德国麻疹)疫苗!赖新豪指出,这种疫苗可以极大的降低感染麻疹风险,对于阻止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根据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指引,MMR疫苗应该在儿童1岁时和入学前接种,前往麻疹流行区国家前(如:日本等)应先有完整的疫苗接种再前往。赖新豪也补充,如有需要带6个月以上、未满1岁的婴儿,或一般成年民众赴流行地区前,可先至家庭医学科、感染科等门诊评估接种需求,透过接种疫苗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预防麻疹应接种MMR疫苗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除了接种疫苗外,还有哪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麻疹的传播?赖新豪说明,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例如勤洗手和戴口罩;避免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以及在出现症状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关于麻疹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采取症状治疗为主,包括降低发烧、缓解咳嗽和疼痛等,赖新豪也提醒民众,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感染了麻疹,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院指示进行隔离。
原文网址: https://tw.news.yahoo.com/%E9%BA%BB%E7%96%B9%E5%82%B3%E6%9F%93%E5%8A%9B%E5%BC% B7-%E5%87%BA%E5%9C%8B%E5%89%8D%E5%81%9A%E5%A5%BD%E9%A0%90%E9%98%B2-%E9%86% AB%E6%8F%90%E9%86%92%E6%8E%A5%E7%A8%AEmmr%E7%96%AB%E8%8B%97-013255506.html
麻疹|22岁城大女学生染麻疹 非本地出生 传染期居马鞍山宿舍
麻疹|22岁城大女学生染麻疹 非本地出生 传染期居马鞍山宿舍
撰文:何瑞芬出版:2024-11-14
城市大学一名22岁女学生因发烧、流鼻水和结膜炎,及后出疹而向城大诊所求医,转介至明爱医院急症室,同日入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人的呼吸道样本经化验后对麻疹核酸检测呈阳性反应。
卫生防护中心正调查个案,指病人因非本港出生或可能未曾在童年接种麻疹疫苗,病人潜伏期大部分时间在港,传染期内居于城大马鞍山的宿舍,并曾在九龙塘校园出席课堂。中心已与该大学、有关学生宿舍和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其接触者至今无出现病征,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防护中心称,个案涉及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22岁女子。她11月8日起出现发烧、流鼻水和结膜炎,并于11月10日出疹。她于11月12日向其就读的城大诊所求医,并获转介到明爱医院急症室,同日入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人的呼吸道样本经化验后对麻疹核酸检测呈阳性反应。病人经诊治后情况稳定,目前仍然留院。
防护中心接获通报后,随即展开调查。根据病人提供的资料,她为城大学生,于外地出生,不确定曾否在原居国家接种麻疹疫苗。她于潜伏期大部分时间都在本港,传染期内居于城大马鞍山宿舍,并曾在九龙塘校园出席课堂。城市大学马鞍山白石宿舍2023年兴建中情况。
中心已与该大学、有关学生宿舍和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正就个案在传染期内曾到访的地点和接触人士进行追踪,所有接触者至今均没有出现病征。中心亦已为接触者提供合适健康和医学监察建议,并会为对麻疹未有免疫力的接触者提供暴露后预防性疫苗接种。
中心亦已于今日(14日)晚上为该大学及宿舍的相关师生举办线上健康讲座,提醒有关麻疹的注意事项及须采取的预防措施。同时,卫生防护中心会设立热线(2125 2670)供相关师生查询,热线由明日(15日)至11月22日运作(逢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下午5时及星期六日上午9时至下午1时)。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出现持续传播。
卫生署发言人说,新冠疫情流行以来,各地的疫苗覆盖率有所下降,世卫数据显示,全球的麻疹个案在2023年有所上升,共呈报超过30万宗个案,较2022年增加约八成;西太平洋区在去年则录得约5,000宗个案,按年增加超过2.5倍,当中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出现持续传播。
中心重申接种麻疹疫苗为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两剂麻疹疫苗接种的整体覆盖率一直达到95%以上,而本地麻疹病毒抗体的血清阳性率反映绝大部分香港市民对麻疹已有免疫力。中心称整体而言,目前资料显示本地出现大型爆发麻疹的风险偏低,但少数未完成接种麻疹疫苗的人士仍有机会受到感染并把麻疹传播给其他易受感染人士,包括一岁以下尚未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的幼儿。卫生防护中心。
发言人提醒市民,儿童延迟接种疫苗会减低预防麻疹的保护力,家长应按时为子女安排免疫接种,以得到全面和适时的保护。所有对麻疹未具备免疫力的人士,尤其是可能有较高机会接触输入个案的外佣、于大专院校工作或就读的人士、以及海陆空口岸的工作人员,应接种两剂含麻疹疫苗。
一般而言,以下人士可视为对麻疹未具备免疫力:
(一)过往未曾经化验确诊感染麻疹;
(二)未完成接种两剂含麻疹的疫苗、或接种纪录不明或对麻疹免疫力有疑问的人士。
另一方面,在1967年前出生的市民,由于当时麻疹在全球多个地方及香港仍属风土病,故可视为透过自然感染而对麻疹具备免疫力。麻疹:受感染的人初时会发烧、咳嗽、流鼻水、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 3至7天后皮肤会出现污斑红疹,通常会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天,亦可能长达3周。 (英国国民保健服务)
发言人提醒市民如计划前往出现麻疹爆发或高发病率的地方,应先检视其疫苗接种纪录及过往医疗纪录;非本港出生的市民应特别留意。任何未完成接种两剂含麻疹的疫苗、疫苗接种纪录不明或对麻疹免疫力有疑问的人士,应该于出发前至少两星期就接种疫苗事宜咨询医生意见。
麻疹的潜伏期(即由感染后到发病的时间)为7至21日,病征包括发烧、皮肤出现红疹、咳嗽、流鼻水和眼红等。当出现相关病征,市民应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学,避免前往人多挤逼的地方和避免与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触。
城大回应指,得悉该名学生现时在医院留医,并正和卫生防护中心密切联络,及已根据指引,于马鞍山学生宿舍及校园相关受影响范围完成消毒。
城大称学生宿舍处同时亦配合中心安排,于今晚为马鞍山的宿舍宿生和明天(25日)在校园提供预防性疫苗接种,亦已为相关师生举办线上健康讲座,提醒有关麻疹的注意事项及须采取的预防措施。
原文网址: 麻疹|22岁城大女学生染麻疹 非本地出生 传染期居马鞍山宿舍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7620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担忧「麻疹」群聚扩散!打过疫苗还会被传染吗?
担忧「麻疹」群聚扩散!打过疫苗还会被传染吗?
日期:2024 年 12 月 26 日
今年国内爆发首宗医院麻疹群聚感染,至目前为止确诊人数达到12例,相关接触者高达上千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50多岁就医接触者在可传染期间前往有彰化县及台北市公共场所,且曾搭乘大众交通运输工具,引发民众高度关注!感染科医师提醒:「感染麻疹后大部分症状红疹会很明显,但麻疹在发病前几天就具传染性,加上疾管署公布患者曾出入是用餐地点,若没有戴口罩传染力就会更高。」
麻疹高传染性!散播时间长又强
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为属于「高传染」性疾病,被列为第二类传染病,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被传染之后并不会马上发病,出疹前后4 天均具传染力,散播时间长又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疾管署呼吁曾于该时段出入相关场所的民众,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发烧、鼻炎、结膜炎、咳嗽、红疹等疑似症状,请尽速与卫生单位联系并告知接触史,由卫生单位协助安排就医。民众出入医院或人潮密集之公共场所等,应戴口罩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应避免带未满1岁或未接种MMR疫苗的幼儿至麻疹流行地区
【MMR 疫苗 小档案】
MMR 疫苗是用来预防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的活性减毒疫苗,其预防效果平均可达95% 以上,并可获长期免疫,主要接种时程是在出生满12 个月、满5岁至入国小前。
打过麻疹疫苗还会被传染吗?
新光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黄建贤分析:「重点分享麻疹不是终身免疫,即便打过疫苗大概15-20 年后之后抗体就会消退,如果已经打完疫苗很久,或者是没有得过的人,体内抗体效价可能不足,若碰到病毒没有抵抗力就会被传染。」
在疫苗还没有研发出来的年代下,因为麻疹传染力极高,主要是靠大量感染后达到自然免疫,黄建贤说:「有些小朋友曾经感染过,后续又接种疫苗,这样产生的抗体就维持的比较久。」1976 年前台湾麻疹曾一度大流行,因此40 岁以上的民众大多都有抗体。
马偕纪念医院一般儿科主任邱南昌提到:「1981 年后出生的民众有全面接种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感染,95% 的保护力可维持20 年左右。但在20 岁后,这些接种麻疹疫苗的民众大部分没有接触过麻疹的感染,疫苗引起的抗体没有受到新的刺激,保护力开始下降,但并非完全失去保护力。」因此,在1981 年后有接种麻疹疫苗但已过20 岁者,除非有再追加接种疫苗,否则保护力稍弱,需要特别注意麻疹的感染。
原文网址:https://heho.com.tw/archives/319950
日本东京男子确诊麻疹 确诊前曾到羽田机场
日本东京男子确诊麻疹 确诊前曾到羽田机场
2025年1月22日 21:30
【Now新闻台】日本东京一名男子确诊麻疹,为东京今年首例,确诊前曾到羽田机场等地。
东京都政府周三公布,一名现居东京的三十多岁男子本月12日发烧,之后出现咳嗽及出疹等症状,本周二到医疗机构求医时被诊断为感染麻疹。该男子没有外游纪录,但上周一至上周三曾到羽田机场第二航厦、高知机场、高松机场,并乘搭过来往西武新宿线所泽站至羽田机场的机场巴士,可能与其他人有接触。他目前在家休养。
由于麻疹经空气传播,具有极强传染力,东京都政府呼吁公众若出现症状或怀疑可能受感染,应事先联络医疗机构再前往求医,并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原文网址: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591057
多个国家出现麻疹疫情 卫生防护中心提醒外游市民完成两剂疫苗
多个国家出现麻疹疫情 卫生防护中心提醒外游市民完成两剂疫苗
2025-03-14 HKT 18:16
卫生防护中心表示,市民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卫生防护中心表示,鉴于近期多个海外国家出现麻疹疫情,提醒市民外游前应确保完成接种两剂麻疹疫苗,以减低感染风险。香港今年暂时录得1宗外地传入麻疹个案,病人曾于潜伏期到过越南,目前没有录得其他个案。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重申,市民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健康的人士按建议接种麻疹疫苗后一般可获长期,甚至终生保护,接种两剂疫苗后预防效果更可达97%。
中心说,根据世卫最新发布的资料,去年欧洲和中亚地区共录得超过12万7000宗麻疹个案,包括至少38宗死亡个案,是2023年的两倍,也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当中,超过四成病例为5岁以下儿童。
原文网址: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95763-20250314.htm
沙加缅度再现麻疹病例:未接种疫苗儿童确诊
沙加缅度再现麻疹病例:未接种疫苗儿童确诊
文: 马熙婕
18/6/2025
沙加缅度县证实今年第二宗麻疹病例,患者为一名近期从海外返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公共卫生部门呼吁曾于特定时间前往急症室的人士注意,并检查疫苗接种纪录。
沙加缅度出现今年第二宗麻疹病例
沙加缅度县于周一确认,今年出现第二宗麻疹病例。患者是一名近期从海外返美的儿童,且并未接种麻疹疫苗。这个消息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关注,公共卫生部门也随即采取行动。
急症室接触者需注意
根据报导,该名儿童于6月10日曾到访圣胡安仁爱医疗中心急症室接受治疗,当时已出现麻疹症状。公共卫生部门表示,任何在当日下午5时11分至晚上9时45分到访该医疗中心的人士,都可能与患者有接触。当局建议这些人致电相关部门,以评估感染风险,并了解是否需要接种麻疹、腮腺炎及德国麻疹(MMR)疫苗。
病例与国际旅游相关
加州今年已录得14宗麻疹个案,其中大部分与海外旅游有关。公共卫生官员表示,这宗病例与全国麻疹病例上升的趋势一致,主要与未接种疫苗的人士及国际旅游有关。他们强调,麻疹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呼吁市民重视疫苗接种。
保持警惕,查核疫苗接种纪录
沙加缅度地区的疫苗接种率约为95%,达到社区免疫的理想水平。然而,官员仍然鼓励市民查核自身的接种纪录,并及时补种疫苗。国际旅游是麻疹重新进入社区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保持警惕至关重要。公共卫生部门同时提醒,婴儿、幼童及免疫系统较弱人士的风险较高。
如有症状,立即就医
目前沙加缅度并无新增确诊或疑似麻疹个案。然而,如果出现麻疹症状,应立即居家隔离,并与医疗人员联络。有关疫苗的更多资讯,可以浏览相关网站。
原文网址: 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068343/%E6%B2%99%E5%8A%A0%E7%B7%AC%E5%BA%A6%E5%86%8D%E7%8F%BE%E9%BA%BB%E7%96%B9%E7%97%85%E4%BE%8B-%E6%9C%AA%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5%85%92%E7%AB%A5%E7%A2%BA%E8%A8%B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