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哭鬧發燒非小事 醫生:3成人帶致命腦膜炎雙球菌

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可帶來嚴重後遺症如智力遲緩、失聰甚至死亡,尤其常見於幼童及青年身上。在香港,大部分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均是由B型腦膜炎雙球菌引致,大家是時候來了解多一點。


腦膜炎雙球菌由接觸傳播


其實經由接觸傳播的腦膜炎雙球菌,可分為不同的血清型,常見有A、B、C、W、X和Y型,當中又以B型佔最多本地呈報個案。香港惠澤長者基金主席、疫苗學堂召集人麥肇敬醫生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十分常見,因為大約有4%至35%的健康成年人,鼻咽都帶有這病菌,隨時可以成為幼兒及年青人染病的源頭。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數據,2019年本港共有14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即病菌入侵血液、腦部或脊髓,至於較輕微的感染則不屬於法定呈報疾病。


可引發敗血症 死亡率高達10%至15%


麥醫生表示感染病菌的人病情可於短時間內惡化,由清醒到失去知覺只是數小時的事,而且此病可引發敗血症,死亡率高達10%至15%。他分享個案:「曾有小朋友因發燒入院,醫護人員如常替他治療,當時他仍能夠玩耍,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很快會康復。之後小朋友想休息,怎料護士替他量度體溫時發現呼吸微弱、血含氧量下跌,要入深切治療部用呼吸機幫助呼吸,檢查並確診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隨後更發現細菌入血,小朋友最後死亡,即使康復亦有兩成人受永久殘障影響。」因此,市民要認識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及時察覺病患及即時求醫,而採取適當的預防更為重要。麥醫生續稱,目前治療腦膜炎雙球菌感染以抗生素為主,並視乎情況加入類固醇,曾經與病人接觸的醫護人員亦需要接受監察和預防治療。


幼兒染病症狀難察覺


感染B型腦膜炎雙球菌後可出現高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怕光及嗜睡等症狀。兒科專科醫生馮卓文提醒家長,感染此症的幼兒徵狀不明顯,可能只是胃口不佳,食一、兩安士奶便不肯進食,有時其他病患如玫瑰疹也會令小朋友出現類似症狀,確實不易分辨。而他們亦無法表達身體不適,令人難以察覺。「嬰幼兒染病後可能會出現持續哭喊、暴躁、拒絕進食等看似扭計的症狀,一旦拖延處理,可能會帶來遺憾的結果。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若未有及時治理,可產生嚴重後遺症,包括記憶和學習障礙、腦部損害、癲癇、腎衰竭、休克甚至死亡。」馮醫生說。


接種疫苗可及早預防


要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種疫苗,其中針對B型腦膜炎雙球菌的疫苗的保護率超過九成,適合超過兩個月大的嬰幼兒及其他年齡人士接種。另有結合疫苗可對付其他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至於常見副作用則與其他疫苗相若。B型腦膜炎雙球菌可經由飛沬及日常接觸傳播,例如同枱食飯都有機會將病菌傳染他人,馮卓文醫生指,很多健康成年人都帶有B型腦膜炎雙球菌,但一般也不會做病菌檢測,因為即使驗出帶菌,也難免會接觸家中小朋友,「唔通唔掂家中小朋友?」所以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接種疫苗。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hild-health/3226219/%E8%A6%AA%E5%AD%90%E5%81%A5%E5%BA%B7%E5%B9%BC%E5%85%92%E5%93%AD%E9%AC%A7%E7%99%BC%E7%87%92%E9%9D%9E%E5%B0%8F%E4%BA%8B-%E9%86%AB%E7%94%9F%E6%8B%86%E8%A7%A33%E6%88%90%E4%BA%BA%E5%B8%B6%E8%87%B4%E5%91%BD%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



23歲澳女外遊染惡菌致腦膜炎亡 醫生建議接種疫苗防中招

23歲澳洲女大生Bella Fidler與友人到峇里島畢業旅行,豈料回國後一周突然開始發燒,最初以為只是患上流感,但情況竟急速惡化,詳細檢查後被診斷出感染「B型腦膜炎雙球菌」,由病發到去世不足一日。到底甚麼是腦膜炎?哪類人又是高危群組?


腦膜炎雙球菌可傳播?醫生:病徵不易察覺、嚴重或致死


腦膜炎雙球菌是一種因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主要由其中6種最常見的血清群,包括A、B、C、W、X及Y型所引起,可透過打噴嚏、咳嗽的飛沫、密切的身體接觸如親吻,以及共享食物和飲品傳播,潛伏期約為3至4天。全球大概有十分之一人口是長期帶菌者,當中以嬰幼兒、青少年和較年輕的成年人比例最高。


兒科專科醫生鄧秀碩指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初期,患者或會出現發燒、頭痛、嘔吐、頸部僵硬、肌肉酸痛等,與一般感冒的病徵相似,所以不易被察覺;及後可能會出現紅色或紫色的皮疹。一旦細菌入血則會隨著血液破壞身體器官,甚至「壞腦」,身體狀況有機會於24小時內急轉直下並引致神智不清,若不及時醫治,有機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據統計,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當中,每10個就有一個死於此疾病;而每5個患者就有一個可能有永久殘疾,包括:腦部損害、失聰、肝臟或腎臟衰竭,以及截肢。


本港病例逾半屬B型 嬰幼兒染病風險最高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2019年香港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發病數字創十年新高,達14宗,當中有一半個案都屬於B型。而有研究報告更指出,2016年上海的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佔比更錄得63.2%,數字近年更持續上升。


而任何人都有機會腦膜炎雙球菌,但嬰兒、5歲以下的幼童為高危族群;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而且失去母親抗體,加上腦部血管保護層未完全發育,所以發病率為最高。另外,青少年、60歲以上的長者、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疾病人士也較高風險。


腦膜炎雙球菌在英美澳及中東等地區的發病率遠高於香港,所以打算到外遊、海外升學或移民的人士,絕對不能忽視潛在風險,應事先做好準備,保障個人健康。


疫苗提供安全保護 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


鄧醫生表示,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保持良好衛生及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方法。平日勤洗手,不適時需要帶上口罩,更要保持家居環境清潔。


而目前市場上提供的疫苗分為兩種,包括:ACWY型4價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和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家長們要留意的是,現時並沒有單一疫苗可預防所有類型的腦膜炎雙球菌;而視乎疫苗品牌,注射的時間及劑數均有不同,最早可在出生6週後接種;須合共接種2-4針,才能全面發揮疫苗保護作用。


部分國家如英國、澳洲、新西蘭、美國及台灣都強烈推薦嬰兒、青少年、遊客和高危人士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並且為特定群組提供資助。


本港診所早已有腦膜炎雙球菌型疫苗供應,數據顯示保護率可達95%至100%,惟沒有加入於政府兒童疫苗資助計劃內,因此家長需要自費為嬰幼兒接種。注射疫苗後,或會出現輕微不適反應,如:針口疼痛、疲倦等,症狀很快消退。


雖然本港每年感染腦膜炎雙球菌的個案並不多,但數據顯示仍有上升的趨勢。一旦中招後果可大可小,建議家中有幼童或同住親友需經常往返世界各地,不妨考慮接種腦膜炎雙球菌型疫苗保障健康。



資料:https://www.hk01.com/%E5%81%A5%E5%BA%B7Easy/899730/%E8%85%A6%E8%86%9C%E7%82%8E-23%E6%AD%B2%E6%BE%B3%E5%A5%B3%E5%A4%96%E9%81%8A%E6%9F%93%E6%83%A1%E8%8F%8C%E8%87%B4%E8%85%A6%E8%86%9C%E7%82%8E%E4%BA%A1-%E9%86%AB%E7%94%9F%E5%BB%BA%E8%AD%B0%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9%98%B2%E4%B8%AD%E6%8B%9B

飛沫傳播 46歲漢染腦膜炎雙球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這疾病是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飛沫而傳播。個案涉及46歲男子,他於6月13日被發現失去知覺,同日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並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情況穩定,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有腦膜炎雙球菌。

失知覺送院治療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至今無病徵。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2至10日,一般為3至4日。

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及休克,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等情況。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病人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資料: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617-0617_00176_025/
「流腦」症狀與感冒相似 輕忽恐致四肢截肢或2天內死亡


當出現與感冒相似的發燒、嘔吐、活動力差等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如果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在一天內出現,小心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嚴重時恐於12天死亡。全球統計,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無症狀帶菌率約510%,台灣衛福部疾管署2001年調查,2024歲男性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2.3%,一旦發病,恐嚴重衝擊生命。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舉辦衛教活動,提醒國人加強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並邀請藝人林志玲擔任腦膜炎預防與關懷大使,推出「The End. 阿拉丁」與「The End. 睡美人」衛教手冊。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生李秉穎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雙球菌,依細菌結構分類,容易造成疾病的血清型為ABCWXY,國內以B型為大宗,佔率約81%,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長時間處在同一個居住空間或教室族群,容易互相傳染,且約有5%20%個案,未出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徵狀,直接進展成流行性腦脊膜炎敗血症,對於智力發展與全身健康造成嚴重衝擊。

 

2000年左右,曾發生一名護士、一名成功嶺役男罹患感冒後,竟在兩天內死亡的案例。李秉穎說,當時引起社會恐慌,隨後證實兩人均是罹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卻輕忽相關症狀不幸死亡。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玉成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8小時內,症狀不明顯,與感冒相似,如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直到第915小時,才可能出現相對典型的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此時若輕忽沒有盡速就醫,在1624小時之間,可能就會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黃玉成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但患者也需要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少數個案甚至須透過洗腎維持身體功能,特別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大腦與血液,恐可能因為中樞神經感染嚴重,造成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因血液功能驟減需要截肢,臨床上不少案例,為感染此病後,造成血管阻塞,嚴重時還有四肢都必須截肢的案例。

 

「嬰幼兒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險較大,但較大兒童也不可輕忽。」黃玉成表示,臨床上曾收治一名10歲女童,罹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住院治療多日後,就在出院前發現,一隻耳朵的聽力完全喪失,達到失聰的程度,且已無法挽回。

黃玉成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尤其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大腦與血液,恐造成中樞神經感染嚴重,引起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黃金救援時間僅2448小時,即使給予適當治療,死亡率仍達1015%,每7位患者就有1人具死亡風險。

 

防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幼童平時應多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人流密集場所,黃玉成提醒,接種疫苗也是預防方式之一,同時也可自費接種疫苗,一劑約6000元左右,一歲以下幼童需打兩劑,滿一歲後再追加一劑,成人則接種一劑疫苗,避免遭到感染。

 


資料: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296156


染腦膜炎雙球菌 67歲翁命危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這疾病是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飛沫而傳播。個案涉及過往健康良好的67歲男子,他於716日開始發燒,其後於720日被發現失去知覺,同日送往北區醫院急症室,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情況危殆。病人的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有腦膜炎雙球菌。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衞生防護中心正就個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接觸者追蹤。病人的一名家居接觸者出現病徵,署方已安排他到北區醫院接受診治,他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210日,一般為34日。


有關臨床病徵並不一致。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病人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及休克,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

 

 

資料:https://hk.news.yahoo.com/%E6%9F%93%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67%E6%AD%B2%E7%BF%81%E5%91%BD%E5%8D%B1-214500922.html


幼童殺手「腦脊髓膜炎」致死率4成?醫:一作為降低感染風險


為了解新冠肺炎對於全球疫苗接種率的衝擊,國際市調組織針對美國、英國、澳洲等8個國家,進行一項將近5,000人的疫苗接種態度調查。調查結果指出,高達81%的家長高度重視施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的重要性,相較於僅有56%的新冠肺炎疫苗,前者的施打重視度遠高於後者25%。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教授,與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教授指出,諸多先進國家已將各血清型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疫苗接種建議,但國人對腦膜炎雙球菌預防的重視度仍有待加強。


根據全球統計,無症狀帶菌率約5-10%,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2001年調查,20-24歲之男性之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 2.3%;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或飛沫即有可能感染。一旦發病,短短24小時就可能釀成嚴重健康衝擊,若未經腦脊髓膜炎症狀、直接進展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致死率可高達40%,倖存者中更有20%必須承受相關後遺症。


儘管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對嬰幼兒的健康衝擊甚鉅,但本土發生率較歐美各國少,預防的重要性容易被家長忽略,甚至有部分家長從來不曾聽過此疾病。提醒各位家長,台灣近20年每年皆有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案例,可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從未消失,且持續威脅嬰幼兒的健康。


李秉穎教授說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源於一種好氧性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可依據細菌結構進行分類,其中,較容易造成疾病的血清型為A、B、C、W、X、Y,我國又以B型為大宗,約有81%屬於此類型;且約有5-20%的個案,未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症狀,直接進展成流行性腦脊膜炎敗血症,對於智力發展與全身健康都會造成衝擊。

 

李秉穎教授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的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因此需要長時間處與同一個居住空間或教室的族群,容易互相傳染此菌。然而,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後,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出現臨床症狀。全球統計,健康的無症狀帶菌者約5-10%;而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2001年調查,20-24歲之男性之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 2.3%。無症狀帶菌的時間可能長達數月,不難想像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個案數可能遠遠被低估。

 

李秉穎教授進一步說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發生在嬰幼兒,約三分之一的個案發生在小於4歲、尤其小於1歲的嬰兒,台灣於2005-2019年的確診個案中,約三成個案為4歲以下嬰幼兒。提及嬰兒感染的原因,李秉穎教授指出,儘管嬰兒未必經常出門,但家長在職場中或是兄姊在校園內處於群聚環境,都有可能被傳染成為無症狀帶菌者,返家後可能將細菌傳染給新生兒。


黃玉成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後8小時以內,患者症狀極為不明顯,與感冒症狀相似,如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直到第9-15小時,才可能出現相對典型的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但仍然容易被輕視且並非總是發生。倘若仍未即時就醫,在16-24小時內可能就會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整體而言,黃金救援時間僅有短短的24-48小時,即使給予適當治療,死亡率仍有10-15%。

 

黃玉成進一步說明,因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源於細菌感染,臨床上以抗生素為治療主力,但治療成效仍有加強空間,患者也需要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少數個案甚至須透過洗腎維持身體功能。就算即刻展開療程,但致死率仍然高達10%至15%,也就是每7位患者就有1人具死亡風險。

 

除此之外,因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頭腦與血液,快速衝擊其功能,就算獲得妥善治療且治癒,也可能因為中樞神經感染嚴重,造成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還會因為血液功能驟減需要截肢;對患者未來的人生規劃、自我實踐,無疑會帶來嚴重阻礙。

 

黃玉成呼籲,有鑑於嬰幼兒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險較大,若要守護孩子的健康,為他們的人生旅途,減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威脅,務必掌握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人流密集場所以外,接種疫苗也是預防方式之一。建議家長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並遵照建議選擇適合的預防型別疫苗,及早做好預防。



資料:https://news.ebc.net.tw/news/health/374858


54歲健康良好男子突發燒及頭痛 發現患腦膜炎雙球菌血症


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54歲男子,他於八月四日開始發燒、頭痛和全身乏力。他八月五日到嘉諾撒醫院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現時情況穩定。病人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腦膜炎雙球菌呈陽性反應。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衞生防護中心的調查仍在進行中。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二至十日,一般為三至四日。有關臨床病徵並不一致。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

 

 

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87324/%E3%80%90%E8%85%A6%E8%86%9C%E7%82%8E%E3%80%9154%E6%AD%B2%E5%81%A5%E5%BA%B7%E8%89%AF%E5%A5%BD%E7%94%B7%E5%AD%90%E7%AA%81%E7%99%BC%E7%87%92%E5%8F%8A%E9%A0%AD%E7%97%9B%E3%80%80%E7%99%BC%E7%8F%BE%E6%82%A3%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E8%A1%80%E7%97%87
出國旅遊留意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進展快速、致死率高,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如果有出國旅遊的計畫,記得和醫生討論是否需要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疫苗。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務部暨社區醫學中心主任詹欣隆醫生指出,世界各國持續都有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案例發生,遠離疾病最好要預作準備。

 

「曾經遇過一位青少年和家人到中國旅遊,幾天後開始發燒、頭痛。原本以為是感冒,但狀況快速惡化,出現噁心、嘔吐、頸部僵硬等症狀,最後確診為腦膜炎雙球菌疾病。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進展速度相當快,可能快速進展成敗血症,死亡率可能高達 40%,相當危險。」詹欣隆醫生說,「幸好在接受適當抗生素治療後,狀況才穩定下來,算是撿回一條命。」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主要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詹欣隆醫生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屬於革蘭氏陰性雙球菌,能夠存在人體的鼻腔、咽部。帶菌者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已具有傳染力,能夠經由飛沫傳染病菌。根據統計,在健康者中約有 520%可能呈現鼻咽部位帶菌,也因為檢測不易,盛行率可能被嚴重低估。

 

腦膜炎雙球菌已經超過有二十多種血清型,其中常見的血清群為ABCWXY,在台灣,80% 都是B型感染,每年大概會有數名至十數名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個案。詹欣隆醫生說,世界各國持續都有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案例,造成流行的血清型也不太一樣。民眾如果有出國留學或旅遊需求,建議可在出國前一個月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進展速度相當快,死亡率可高達40%,且存活者中有20% 產生相關後遺症。世界各國都會藉由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來預防。詹欣隆醫生指出,目前流腦疫苗有兩種,有針對ACW型的疫苗,也有針對B型的疫苗,在出國旅遊前,可至旅遊醫學門診,醫生會依照目的地,選擇合適的疫苗。

 

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腦膜炎雙球菌疾病,較好發的族群包括嬰幼兒、青少年及老年等。詹欣隆醫生也提醒,免疫功能不全、補體缺乏、脾臟切除、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族群也有較高的罹病風險。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初期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與一般感冒症狀雷同。詹欣隆醫生說,隨著病情進展,頭痛會越來越劇烈,合併噁心、嘔吐、畏光、頸部僵直、譫妄(精神錯亂)等,身體診察會出現典型克尼格氏徵象(Kernig’s Sign)或布里金斯基徵象(Brudzinski Sign),皮膚上可能出現瘀斑,嚴重會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很高。

 

因為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進展速度相當快,若延誤就醫,可能導致死亡。存活者高達20%可能有神經學後遺症,如智力受損、聽力受損、癲癇等,部分病人也可能因為嚴重栓塞導致後續肢體截肢,對患者與家屬造成極大的衝擊。

 

針對腦膜炎雙球菌,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療,詹欣隆醫生表示,適時接種疫苗、及早確定診斷、及早介入治療,才能夠降低死亡率,減少嚴重後遺症的發生。除了接種疫苗之外,戴口罩、勤洗手也有助於預防透過飛沫傳染的疾病,詹欣隆醫生提醒,面對進展快速、死亡率高的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貼心小提醒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是腦膜炎雙球菌所造成的疾病,能夠經由飛沫傳染。腦膜炎雙球菌會存在人體鼻咽,帶菌者可能沒有症狀,但已具有傳染力。詹欣隆醫生再次叮嚀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進展快速、死亡率很高,且存活者常有神經學後遺症。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尤其是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如果有出國的計畫,一定要留意當地疫情,並事先做好準備,接種合適的疫苗,提升保護力!

 

 

資料:https://pansci.asia/archives/369089


把握136黃金期 讓新生兒擁抱新聲命
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一一一年出生的寶寶有十三萬九二二二人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九十八‧七%,其中共發現七六八位有聽力損失,均及時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台灣大約每一千個新生兒就有三至四人為先天性聽損兒,若能在出生「一個月內」完成篩檢、「三個月內」完成確診,並於「六個月大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幫助孩子回到有「有聲勝無聲」世界,「聽見」美妙的聲音,將來就可達到正常的語言、身心及社會人際發展。

由於輕、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年幼的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很容易被忽略,造成日後的遺憾。如果是聽力損失之高危險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間前三個月內曾感染過德國麻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更需要注意早期篩檢、確診及介入療育。目前全國總共有二五七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中有六十一家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一定要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一三六黃金期,完成一篩檢、二確診、三療育的步驟,讓孩子擁抱新「聲」命。


當孩子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部分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會因為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及藥物使用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因此家長在平常生活中,仍要多留意孩子聽力狀況,平日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孩子的聽力情形,例如寶寶在三至六個月大時,是否會對環境中的聲音表現興趣;七至十二個月大時,喜歡玩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一至二歲大時,可以說簡單的單字(如爸爸、媽媽)。

另外,如發現家中三至四歲小孩有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或對父母的呼叫若有若無的反應,家長應盡快帶孩子至醫院,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聽力問題,避免錯失學習語言的先機,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及復健,才能降低聽力障礙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可以正常快樂學習與成長。


資料: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6%8A%8A%E6%8F%A1136%E9%BB%83%E9%87%91%E6%9C%9F-%E8%AE%93%E6%96%B0%E7%94%9F%E5%85%92%E6%93%81%E6%8A%B1%E6%96%B0%E8%81%B2%E5%91%BD-123910545.html
脑膜炎|23岁澳女外游染恶菌致脑膜炎亡 医生建议接种疫苗防中招


外游想玩得开心尽兴,最好当然不要出现任何「头晕身㷫」;伤风鼻塞事小,万一染上恶菌,更有机会引发严重后果! 23岁澳洲女大生Bella Fidler与友人到峇里岛毕业旅行,岂料回国后一周突然开始发烧,最初以为只是患上流感,但情况竟急速恶化,详细检查后被诊断出感染「B型脑膜炎双球菌」,由病发到去世不足一日。到底什么是脑膜炎?哪类人又是高危群组?本文特意请来儿科专科邓秀硕医生为大家拆解其成因、症状、感染风险,以及预防方法。脑膜炎双球菌可传播?医生:病征不易察觉、严重或致死


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主要由其中6种最常见的血清群,包括A、B、C、W、X及Y型所引起,可透过打喷嚏、咳嗽的飞沫、密切的身体接触如亲吻,以及共享食物和饮品传播,潜伏期约为3至4天。全球大概有十分之一人口是长期带菌者,当中以婴幼儿、青少年和较年轻的成年人比例最高。

邓医生指出,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初期,患者或会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颈部僵硬、肌肉酸痛等,与一般感冒的病征相似,所以不易被察觉;及后可能会出现红色或紫色的皮疹。一旦细菌入血则会随着血液破坏身体器官,甚至「坏脑」,身体状况有机会于24小时内急转直下并引致神智不清,若不及时医治,有机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初期病征,与一般感冒相似。 (图片:Shutterstock)

据统计,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当中,每10个就有一个死于此疾病;而每5个患者就有一个可能有永久残疾,包括:脑部损害、失聪、肝脏或肾脏衰竭,以及截肢。本港病例逾半属B型 婴幼儿染病风险最高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的资料显示,2019年香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发病数字创十年新高,达14宗,当中有一半个案都属于B型。而有研究报告更指出,2016年上海的B型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占比更录得63.2%,数字近年更持续上升。

而任何人都有机会脑膜炎双球菌,但婴儿、5岁以下的幼童为高危族群;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而且失去母亲抗体,加上脑部血管保护层未完全发育,所以发病率为最高。另外,青少年、60岁以上的长者、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统疾病人士也较高风险。在澳洲,婴儿感染脑膜炎双球菌的发病率超过2成。 (资料来源:https://bbvaccine.com)

脑膜炎双球菌在英美澳及中东等地区的发病率远高于香港,所以打算到外游、海外升学或移民的人士,绝对不能忽视潜在风险,应事先做好准备,保障个人健康。疫苗提供安全保护 有效预防脑膜炎双球菌

邓医生表示,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卫生及接种疫苗是最有效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方法。平日勤洗手,不适时需要带上口罩,更要保持家居环境清洁。

而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疫苗分为两种,包括:ACWY型4价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和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家长们要留意的是,现时并没有单一疫苗可预防所有类型的脑膜炎双球菌;而视乎疫苗品牌,注射的时间及剂数均有不同,最早可在出生6周后接种;须合共接种2-4针,才能全面发挥疫苗保护作用。注射疫苗是目前最有效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方法,2个月以上的婴儿已可接种。 (图片:Shutterstock)

部分国家如英国、澳洲、新西兰、美国及台湾都强烈推荐婴儿、青少年、游客和高危人士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并且为特定群组提供资助。英、美、澳洲政府有提供免费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 (资料来源:https://bbvaccine.com)

本港诊所早已有脑膜炎双球菌型疫苗供应,数据显示保护率可达95%至100%,惟没有加入于政府儿童疫苗资助计划内,因此家长需要自费为婴幼儿接种。注射疫苗后,或会出现轻微不适反应,如:针口疼痛、疲倦等,症状很快消退。

23岁澳女因B型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死亡的个案,针对B型已于7个国家及地区被列为必要接种疫苗,包括:美国、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立陶宛、安多拉及南澳。而在美国,超过350间大学更规定学生在入读前必须接种「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以减少大型传播的机会。 7个必要接种B型脑膜炎双球菌的地区。 (资料来源:https://bbvaccine.com)

虽然本港每年感染脑膜炎双球菌的个案并不多,但数据显示仍有上升的趋势。一旦中招后果可大可小,建议家中有幼童或同住亲友需经常往返世界各地,不妨考虑接种脑膜炎双球菌型疫苗保障健康,详细请向医生征询专业意见。

儿科专科—邓秀硕医生

原文网址: 脑膜炎|23岁澳女外游染恶菌致脑膜炎亡 医生建议接种疫苗防中招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973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B型流行脑膜炎病例上升 当局促澳人警惕
B型流行脑膜炎病例上升 当局促澳人警惕

在阿德莱德Glynde的医疗中心总部一名儿童免费接种B型脑膜炎球菌疫苗。

卫生当局正敦促澳洲人警惕正在上升的脑膜炎球菌病例。


新州卫生厅周五(8月4日)发布警告,此前今年已报告了25例流行脑膜炎病例,其中大部分为B型脑膜炎感染病例。

脑膜炎球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且能致命的病毒感染,婴儿、幼儿、青少年和年轻人面临的风险最高。

新州卫生厅表示:「虽然这些年龄段的疫苗接种每年减少了感染数量,但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脑膜炎球菌菌株,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所有人都应该留意症状,以便他们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脑膜炎球菌症状包括突然发烧、头痛、颈部僵硬、疲倦、关节疼痛、对强光敏感、恶心呕吐、婴儿哭声高亢、出现红紫色斑点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澳洲人应寻求医疗援助,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疾病可能会在数小时内致命。

新州为12个月大的婴儿免费提供脑膜炎球菌ACWY 疫苗,并为10岁的儿童提供第二剂疫苗;而昆州正在为该州的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免费提供B型脑膜炎球菌疫苗。

澳洲王家全科医生学院(RACGP)对免费疫苗接种的公告表示欢迎。

「必须认真对待B 型脑膜炎球菌。这是一种罕见但可怕的疾病,如果不紧急护理,可能会导致死亡或残疾。」RACGP 院长希金斯(Nicole Higgins)对9号新闻网说。

希金斯说,有证据表明,B型菌株脑膜炎正在成为更常见的死亡原因,他呼吁将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并在所有州和地区实行免费接种。

责任编辑:宗敏青


资料: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8/4/n14047834.htm
乙型链球菌|上水天光墟购淡水鱼 7人染菌2人不治 恶菌恐致脑炎小心3大症状
乙型链球菌|上水天光墟购淡水鱼 7人染菌2人不治 恶菌恐致脑炎小心3大症状
14:16 2023/12/27

上水天光墟购淡水鱼,7人染菌2人不治,恶菌恐致脑炎小心3大症状。

处理和食用淡水鱼小心!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在9至10月间,共检测出8宗侵入性乙型链球菌病例,其中2人死亡,在8宗个案中有7人曾到俗称上水天光墟的石湖墟市场购买淡水鱼。有传染病医生提醒,如手部有伤口,接触生的食物时容易受感染,留意3大染上恶菌征状。

在今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共检测出8宗侵入性乙型链球菌(ST283)病例,涉及6男2女(49至85岁),4人为退休人士,其余4人分别任职厨师、司机、建筑工人和装修工人,当中4人居于上水、2人居于粉岭、2人居于马鞍山。

7人曾到上水天光墟 2人感染后死亡

8名患者中有3人本身健康状况良好,另外5人有潜在疾病。其中2宗出现脑膜炎、2宗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其余4宗出现败血症、椎间盘炎、肾盂肾炎、坏死性筋膜炎。 8宗病例中有2人死亡,其余6人已经康复并出院。

流行性疾病曲线显示,病例数字于今年9月下旬达到高峰,最后一宗病例的症状出现日期是10月7日,此后截至12月10日,并未发现新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中7人曾从上水天光墟购买和进食淡水鱼,有7人曾进食煮熟了的草鱼或鳙鱼(或两者),有1人则声称曾吃用未煮熟的鲮鱼。患者中有7人曾接触淡水鱼,其中5人报称徒手处理,有3人在处理时手部已有伤口。所有个案的其他家庭成员均无受到影响。

卫生防护中心表示,7宗ST283个案均涉及石湖墟农产品分销点,发病前1个月内曾到访、处理或吃用天光墟的淡水鱼。卫生防护中心联同食环署于11月1日到天光墟2个鱼档采集鱼类和环境样本,均没验出ST283,但仍对该处摊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留意3大染菌症状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表示,乙型链球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生的食物时,手部有伤口,或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例如生滚粥、打边炉等,长者、免疫力较低人士较易受感染。他指患者初期感染时可能不以为意,感觉「沾寒沾冻」、打冷颤、感冒的症状,如未能及早知悉,去看医生或服用相关抗生素,细菌会影响关节、心内膜,造成脑炎、脑膜炎,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曾祈殷建议市民煮食时,应保持卫生并彻底煮熟。他又指随着全球气温、海水暖化问题,细菌自然会滋生,这种乙型链球菌同样可出现在非鱼类海鲜,甚至在肉类中,最主要原因是可以互相交叉感染。

原文网址: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678461/%E4%B9%99%E5%9E%8B%E9%8F%88%E7%90%83%E8%8F%8C%EF% BD%9C%E4%B8%8A%E6%B0%B4%E5%A4%A9%E5%85%89%E5%A2%9F%E8%B3%BC%E6%B7%A1%E6%B0% B4%E9%AD%9A%E3%80%807%E4%BA%BA%E6%9F%93%E8%8F%8C2%E4%BA%BA%E4%B8%8D%E6%B2%BB% E3%80%80%E6%83%A1%E8%8F%8C%E6%81%90%E8%87%B4%E8%85%A6%E7%82%8E%E5%B0%8F%E5% BF%833%E5%A4%A7%E7%97%87%E7%8B%80?mtc=10012
37岁男子感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 留医深切治疗部
37岁男子感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 留医深切治疗部 
2024年1月6日星期六


卫生防护中心今(6日)公布一名37岁男子感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现时在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留医,临床诊断为脑膜炎。中心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有密切接触者至今未有出现病征

该名37岁男子,自上月初入住南区惩教署院所,直至本周三(3日)期间健康情况一直稳定;惟翌日(4日)起出现轻微神志不清,即时被安排到玛丽医院急症室求医。他其后出现发烧,并被转往深切治疗部留医,临床诊断为脑膜炎,而经化验的脑脊液样本,证实对脑膜炎双球菌呈阳性。中心已为所有密切接触者安排预防药物;惩教署院所亦已进行即时消毒。

中心发言人表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感染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主要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所传播;潜伏期由2至10日,一般为3至4日。中心呼吁市民,避免到人多挤迫地方;打喷嚏或咳嗽时亦应掩着口鼻,并用枧液即时洗手。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我们都应该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接种脑膜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小朋友、高危人群等,更应该重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让我们在新年之前及早接种脑膜炎疫苗,共同预防脑膜炎的威胁。

原文网址: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0106/s00001/1704517250437/37%E6%AD%B2%E7%94%B7%E5%AD %90%E6%84%9F%E6%9F%93%E4%BE%B5%E5%85%A5%E6%80%A7%E8%85%A6%E8%86%9C%E7%82%8E %E9%9B%99%E7%90%83%E8%8F%8C-%E7%95%99%E9%86%AB%E6%B7%B1%E5%88%87%E6%B2%BB% E7%99%82%E9%83%A8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我们都应该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接种脑膜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小朋友、高危人群等,更应该重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让我们在新年之前及早接种脑膜炎疫苗,共同预防脑膜炎的威胁。
脑膜炎病征易混淆 血清B型肆虐需积极预防
脑膜炎病征易混淆 血清B型肆虐需积极预防

撰文:健康Easy出版:2023-09-18 16:00更新:2023-09-18 16:00

脑膜炎双球菌主要经由患者咳嗽或打喷嚏而产生的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随着社会逐渐复常,世界各地入侵性脑膜炎个案再度上涨。 截至8月,本港已录得5宗个案。 有儿科专科医生指出,约90%因感染而死亡的儿童和青少年,是在确诊后的24小时内死亡。 为降低入侵性脑膜炎的传播风险,学会建议为高风险人士制订清晰的疫苗接种指引,包括针对最普遍的B型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作出对应的疫苗接种建议。
冯宝姿医生指,一旦出现红疹,意味属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严重症状。

感染脑膜炎双球菌高危人士包括5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的婴幼儿、65岁或以上的长者、先天或因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弱的人士。 香港儿科医学会主席、儿科专科冯宝姿医生指,感染脑膜炎双球菌的症状与感冒相似,或令患者混淆病况,导致延误就诊,造成病情恶化。 冯医生提醒,除了上述的病征外,更要留意患者有否出现红疹。 「一旦出现红疹,这意味血液受感染,属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严重症状。」血清B型个案为主

现时,主要流行的脑膜炎双球菌共有六种血清型,包括A、B、C、W、X及Y型。 世界各地,包括香港、中国、英国、美国及澳洲等地,均以血清B型个案为主,占病例总数一半或以上。 冯医生指,由于针对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匮乏,其引致的死亡个案高达64%,较其他血清型,例如W及Y型高出接近50%。

香港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学会会长、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陈伟雄医生表示,本港于2018年录得10宗感染病例,当中一半属血清B型。 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关日华医生指,根据研究显示,在新冠疫情期间,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的接种率及覆盖率均录得明显跌幅 。 鉴于疫苗接种率下降,加上取消社交距离措施,故在疫情过后,世界各地入侵性脑膜炎个案再度上涨。 本港截至8月已录得5宗个案关日华医生指,在疫情过后,世界各地入侵性脑膜炎个案再度上涨。

其中,英国的个案数量在疫后大幅反弹,高达88.7%属于B型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当中更有41.5%属于15-19 岁的组别。 关医生又指出,本港情况同样不容小觑。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本港并没有录得任何入侵性脑膜炎个案。 不过,香港在2023年2月、5月至8月间均录得入侵性脑膜炎新增个案,显示香港入侵性脑膜炎已再次在香港肆虐。 陈伟雄医生建议,政府重新考虑公布本港感染脑膜炎双球菌个案的血清型予公众参考。

现时,包括英国、澳洲、美国等国家已将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纳入接种建议。 陈医生建议政府参考其他国家做法,制订疫苗接种指引;同时,建议政府重新考虑公布本港感染脑膜炎双球菌个案的血清型予公众参考。 除此之外,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双手清洁、良好生活习惯,及早接种对应疫苗。

原文网址: 脑膜炎病征易混淆 血清B型肆虐需积极预防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4214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宝贝不出门也可能感染「脑膜炎双球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好发婴幼儿,恐留 4 大后遗症
宝贝不出门也可能感染「脑膜炎双球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好发婴幼儿,恐留 4 大后遗症
日期:2023 年 7 月 13 日 作者:陈 韦彤
20230713_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随膜炎 婴幼儿不出门也可能感染 恐留4大后遗症

  开学预备中! 给家长的准备指南
除了肠病毒、新冠病毒、流感、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病菌外,婴幼儿也面对着脑膜炎双球菌的威胁。 医师指出,宝宝即便不出门,也可能被无症状却带菌的家人传染,一旦发病,短短24 小时就可能酿成严重健康冲击,不仅有致死的可能,感染后也须小心脑性麻痹、 听力丧失等后遗症。

你听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吗? 虽然台湾本土病例不如欧美国家多,但近 20 年都有确诊案例,表示该疾病其实从未消失,而婴幼儿若感染,恐会严重冲击健康。 面对发病症状不典型、不明显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家长与孩子不可不慎,应掌握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积极认识疾病。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婴幼儿不出门也可能会感染!
台大儿童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李秉颖说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源于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其中较容易造成疾病的血清型为A、B、C、W、X、Y ,我国则以B 型为大宗,约有81% 属于此类型。 而此疾病主要传染途径为飞沫传染,需要长时间处与同一个居住空间或教室的族群,容易互相传染此菌。

不过李秉颖提到,大部分的民众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并不会出现临床症状。 全球统计,健康的无症状带菌者约5 至10%;台湾疾病管制署也曾调查,20 至24 岁的男性中,鼻咽带有脑膜炎双球菌的机率达2.3%,且长达数月 但不自知。

李秉颖提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小于 4 岁的个案约占三分之一,尤其是小于 1 岁的婴儿。 台湾于 2005 至 2019 年的确诊个案中,就有 3 成个案为 4 岁以下婴幼儿。 因此,婴儿未必经常出门,但家长在职场中或是兄姊在校园内处于群聚环境,都有可能被传染成为无症状带菌者,返家后便有机会将细菌传染给免疫力较低的 新生儿。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严重冲击健康,初始症状不易与感冒区分
孩子若感染脑膜炎双球菌,须当心对健康造成的冲击,台湾儿童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暨林口长庚儿童感染科主治医师黄玉成指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会侵袭头脑与血液,快速冲击 其功能,就算获得妥善治疗且治愈,也可能因为中枢神经感染严重,造成脑性麻痹、听力丧失、智力受损、癫痫等神经学后遗症。

黄玉成补充,甚至可能因血液功能骤减,而需要截肢。 对患者未来的人生旅程、自我实践,无疑会带来阻碍,家长的照护成本也会大幅提升。 另外亦有 5% 至 20% 的个案,恐会直接进展成「流行性脑脊膜炎败血症」,对健康冲击更甚。

黄玉成提醒,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病童在发病8 小时内,症状极为不明显,且不容易和感冒区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常见前驱症状,包含发烧、呕吐、躁动不安、 活动力差等。 直到 9 至 15 小时,才可能出现相对典型的后颈部僵硬、平衡感变差等状况,但这些症状仍容易被忽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成效不足,也可能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倘若未即时就医,在 16 至 24 小时之间,可能就会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黄玉成指出,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源于细菌感染,临床上以抗生素为治疗主力,但治疗成效仍有加强空间,患者也需要住进加护病房观察,少数个案甚至须透过洗肾维持身体 功能。

整体而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黄金救援时间,「仅有短短的24 至48 小时」,即使马上展开疗程,也给予适当治疗,病童死亡率仍达10% 至15%,每 7 位患者就有1 人具死亡风险。

黄玉成呼吁,有鉴于婴幼儿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险较大,请家长务必掌握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出入人流密集场所,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方式之一。 他建议家长咨询专业医疗人员,选择适合预防型别疫苗,带孩子及早做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以免感染造成憾事。

文/陈韦彤

原文网址:
  https://kids.heho.com.tw/archives/166896
感染者死亡率达15%…美脑膜炎病例增加 美国疾管中心吁:数小时内危及生命
感染者死亡率达15%…美脑膜炎病例增加 美国疾管中心吁:数小时内危及生命
2024-03-31 16:34 台湾醒报/ 记者庄宇钦╱台北报导
「脑膜炎」症状包括发烧、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和呕吐,甚至会导致血液感染。


美国脑膜炎病例持续增加,且感染后15%死亡,今年前三个月病例数已经直追去年全年的病例数。 美国疾管中心警告,应预防他人咳嗽、接吻和长时间接触! 医疗机构指出,脑膜炎细菌将引起发烧、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话将导致血液感染。


脑膜炎病例数增加
《美联社》报导,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28日发出警告,一种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疾病」病例于美国国内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是由特定的细菌菌株所引起 。

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今年美国各州总计已上报143例脑膜炎病例,有机会超过2023年的病例数(总计422例),而这些病例在30岁至60岁的成年 人、黑人和爱滋病毒感染者中更为常见。

该疾病的初期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它们会迅速恶化,并可能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并对幸存者造成长期影响。

利用抗生素、疫苗治疗
《卫报》指出,「脑膜炎」症状包括发烧、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和呕吐,甚至会导致血液感染,出现寒颤、疲劳、手脚冰冷、呼吸急促、腹泻等症状,在后期也可能出现 深紫色皮疹。

感染病患可用抗生素治疗,以及抵抗脑膜炎球菌的疫苗,以预防不断增加的菌株。 若感染脑膜炎球菌,据估计,约有10%至15%的感染者死亡,幸存者也可能会失聪或截肢。

CDC强调,这种细菌通常透过咳嗽、接吻和长时间接触而传播,应避免共享呼吸道和喉咙分泌物。 然而,偶然接触患者或前往患者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不会因而感染空气中的细菌。

原文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7868206
脑膜炎 | 4个月大BB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 致发展迟缓 注意3大警告即去急症室 | 儿童健康
脑膜炎 | 4个月大BB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 致发展迟缓 注意3大警告即去急症室 | 儿童健康
2024-03-18

港人出国旅游及升学频繁,各种感染个案陆续回升。 一名4个月大男婴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 后,出现高烧及紫色皮疹,病情短时间内急速恶化,需转送到儿童深切治疗部,幸好及时处理,仍难免造成后遗症。

据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初至今年一月底,本港共录得7宗脑膜炎双球菌个案,患者年龄介乎46-86岁。 儿科专科彭立欣医生表示,脑膜炎双球菌患者可能在24小时内由正常急转直下至死亡,即使康复也可能造成严重后遗症,成人或小朋友都有机会感染,因此大众需加强预防意识。

4个月大男婴感染脑膜炎双球菌
彭医生分享一宗过去曾治疗一名4个月大男婴的个案,照顾者起初发现男婴发烧,半天后见男婴皮肤出现一点点紫色皮疹,便带他到家庭医生求医,男婴同日 获安排到儿童深切治疗部,继续接受诊治。 男婴送院时意识模糊,需使用强心药及插喉,所幸快速发现并及时处理,男婴经治理后情况稳定,虽有效减低严重并发症,仍出现发展迟缓情况。


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引致的脑膜炎容易影响小朋友大脑神经,故医生安排了一系列以年计的跟进检查及训练,协助追回成长进度。 由于男婴和家人在潜伏期没有外游,医生推断怀疑是带菌照顾者传染给男婴。


儿科专科彭立欣医生表示,脑膜炎双球菌患者可能在24小时内由正常急转直下至死亡,即使康复也可能造成严重后遗症,成人或小朋友都有机会感染,因此大众需加强预防意识。

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 24小时内可致命
彭医生表示,脑膜炎双球菌为可引致脑膜炎的其中一种病菌,主要经由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为2至10日。 根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属于感染脑膜炎双球菌高风险地区,有研究指出10%至35%的健康成年人带有其病菌;而本港2023年初至今年一月底录 得7宗个案,年龄介乎46-86岁,小朋友抵抗力较成人弱,首当其冲容易成为感染的一群。

感染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的患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例如出现发烧、呕吐、颈部僵硬等不适,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 因病情可以在短时间急速恶化,其后出现紫色皮疹、抽搐、接着休克或会心脏衰竭,由正常至死亡24小时内发作,即使康复也可能造成严重后遗症。 细菌非常「霸道」,后遗症影响甚广,包括神经系统、智力受损、视力、慢性痛症或需要截肢等。

感染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的患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例如出现发烧、呕吐、颈部僵硬等不适。

5岁以下是高危群组 BB感染3大警号
大多婴幼儿患者被成人带菌者感染,经父母、亲友的亲密接触传染,尤其5岁以下是高危群组,由于他们未必能清晰地表达不适,容易错失及早治疗的先机,故要小心注意各种 症状。 即了解感染脑膜炎3大警号:

一岁以下脑囟交接位置平日扁平,当感染脑膜炎时这个位置可能胀起
持续高烧
紫色皮疹
诊断及治疗
如属怀疑个案,患者需要接受腰椎穿刺,抽取脑脊髓液检查白血球、细菌、葡萄糖蛋白质数量,进行种菌测试,以及PCR核酸测试,来确定是否受到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如及早医治,进行14至21日抗生素治疗便会完全康复;然而,延误诊断,或有机会出现并发症,患者的视力、听力及智力有可能因感染而永久受损。

疫苗接种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部份国家已实行接种计划,例如英国、加拿大等。 有数据指,英国接种疫苗后,有效减低70%脑膜炎双球菌发病率,而加拿大称可减低超过90%。 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在欧美等地的感染率比香港高,因此家长日后安排小朋友到这些国家升学或旅游时,需了解当地接种要求。 此外,欧洲部份国家会出现地区或季节性感染,故出行前应尽早了解并考虑接种疫苗。

原文网址: https://www.ohpama.com/851872/%E7%94%9F%E6%B4%BB%E5%81%A5%E5%BA%B7/%E5%81%A5%E5%BA %B7%E7%99%BE%E7%A7%91/%E8%85%A6%E8%86%9C%E7%82%8E-%E8%86%9C%E7%82%8E%E9%9B %99%E7%90%83%E8%8F%8C-bb-%E7%99%BC%E5%B1%95%E9%81%B2%E7%B7%A9/
脑膜炎|父母注意! 儿童脑膜炎 可致智力受损 出现一种症状即去急症室
2023-10-05 11:30:02
脑膜炎|父母注意! 儿童脑膜炎 可致智力受损 出现一种症状即去急症室

可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较常见的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本脑炎、结核病、肺炎链球菌、B型嗜血杆菌、肠病毒、疱疹病毒、沙门氏菌、隐球菌等。 儿科专科医生林嘉仪认为,幼儿病情易急速恶化,父母要特别留意其征状,有怀疑应尽快求诊。 而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可有防减低患病风险。

Q:什么是脑膜炎? 什么情况下会引发脑膜炎?
脑膜炎是指包围大脑部及脊髓组织的脑脊膜发炎,一般是受到感染所致。

  Q:脑膜炎有没有分类?
脑膜炎一般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真菌导致的脑膜炎相对较少。
较为常见导致脑膜炎的细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流感是血杆菌及B型链球菌;而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肠病毒、日本脑炎、疱疹病毒。

Q:幼童及小童一旦感染,会有什么征状?
幼儿受感染,病情可以于短时间急促恶化,症状视乎导致脑膜炎的细菌或病毒,初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包括: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红疹等,之后可能出现头痛、呕吐、 嗜睡、颈部僵硬或抽搐,甚至休克。
如幼儿发高烧而且有出现红疹或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等征状,必须尽快求医。 如果出现抽搐症状必须前往急症室。

Q:小童感染脑膜炎跟成年人有什么分别?
小童脑膜炎和成人感染脑膜炎症状大致相同,但因为幼儿病情容易急速恶化,而且又而未必能表达清晰,所以很容易错失及早治疗的先机。
如幼儿发高烧而且有出现红疹或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等征状,必须尽快求医。

Q:脑膜炎会潜服多久? 会传染吗?
潜伏期视乎细菌或病毒,一般细菌性脑膜炎如:脑膜炎伤球菌潜伏期由2至10天;病毒性脑膜炎如:流感潜伏期一般1至4天,肠病毒的潜伏期为3至5天。
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可以经由接触及飞沫传播。

  Q:脑膜炎一般会其他疾病混淆吗?
由于脑膜炎初期病征并不明显,一般很容易跟普通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混淆;某些幼儿发高烧容易出现热性痉挛,症状亦与脑膜炎相似。

  Q:如何诊断患脑膜炎? 是否要做腰椎穿刺?
如属怀疑个案,需要安排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确定是否患上脑膜炎。
由于腰椎穿刺属于入侵性检查程序,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流血、头痛、感染脑压骤降导致脑疝,然而这些风险并不常见。

腰椎穿刺
如属怀疑个案,需要安排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确定是否患上脑膜炎。

Q:脑膜炎如何治疗?
脑膜炎的治疗包括支援治疗及针对治疗;支援治疗包括稳定患者的血压、呼吸、血氧、心跳及其他维生指标。 针对治疗一般针对导致感染的细菌/病毒。 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是抗生素,而病毒性脑膜炎,大部分对于抗病毒药的治疗效果未如理想,有些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

Q:小童经治疗后一般多久会完全康复?
幼儿如及早医治,有些个案可以于2至3星期的治疗后完全康复,然而大部分都有机会出现并发症。 患者的视力、听力及智力有可能因脑膜炎感染而受损;部分感染脑膜炎双球菌的患者,有机会需要截肢。

Q:曾患脑膜炎,往后会更易再度感染吗? 还是身体已有抗体不易染病?
脑膜炎的患者,身体会对于刚受感染的细菌或病毒产生抗体,维持一段时间。 然而由于身体整体状况转差,亦相对较容易感染其他病毒和细菌,严重感染亦可以导致脑膜炎。

 

Q:有什么预防脑膜炎方法?
预防脑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注意及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勤洗手、以1:99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家居和玩具,避免受到感染及接种疫苗;卫生署的疫苗接种 计划已包括肺炎链球菌疫苗,家长可考虑为幼儿额外注射乙型流感是血杆菌疫苗、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日本脑炎疫苗及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减低受感染之后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的 风险。

Q:个案分享
过往曾遇过一些儿童因为感染流感、乙型流感尝血杆菌和肠病毒而导致脑膜炎的个案,虽然最终没有生命危险,然而都造成听力、智力及自理能力受损,对儿童及其家人的 将来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及沉重的负担。
原文刊登: https://www.am730.com.hk/%E5%81%A5%E5%BA%B7/%E8%85%A6%E8%86%9C%E7%82%8E-%E7% 88%B6%E6%AF%8D%E6%B3%A8%E6%84%8F-%E5%85%92%E7%AB%A5%E8%85%A6%E8%86%9C%E7%82 %8E-%E5%8F%AF%E8%87%B4%E6%99%BA%E5%8A%9B%E5%8F%97%E6%90%8D-%E5%87%BA%E7%8F %BE%E4%B8%80%E7%A8%AE%E7%97%87%E7%8B%80%E5%8D%B3%E5%8E%BB%E6%80%A5%E7%97%87 %E5%AE%A4/403459
西宁2中学生同感染脑膜炎亡 医生倡打疫苗
西宁2中学生同感染脑膜炎亡 医生倡打疫苗
07月05日(五)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周三(3日)发通告,指湟中区第一中学2名学生分别于6月5日和26日,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引起公众对该病的关注。对此,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生潘红英表示,预防该病最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据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为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可定植在人体鼻腔内的呼吸道黏膜,主要在咳嗽、打喷嚏时通过呼吸道传播。一般来说,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容易感染发病,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季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其中90%属于普通型,感染后前期可能出现发烧、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其后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差、精神委靡、烦躁不安等症状,70%至90%患者皮肤出现出血性皮疹或紫黑色瘀斑,后期还会出现惊厥、烦躁不安、昏迷、头颈发硬等情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通过血液培养病原体检查,或进行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确诊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则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疫苗能有效预防大多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但有时效性,一般在2至3年后效力开始减弱。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暴露于该病流行环境的人,可听从医生建议补充接种。

原文网址:西宁2中学生同感染脑膜炎亡 医生倡打疫苗 | on.cc东网 | 两岸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705/bkn-20240705130404633-0705_00952_001.html
世界脑膜炎日|脑膜炎可迅速夺命外游要小心 大使分享自身经历 吁及早接种疫苗 减感染风险
世界脑膜炎日|脑膜炎可迅速夺命外游要小心 大使分享自身经历 吁及早接种疫苗 减感染风险

发布时间: 2024/10/04 08:00


感染脑膜炎双球菌有机会产生听力受损、痉挛发作及永久性脑部损伤,世界脑膜炎大使鲁道夫.里斯卡拉(Rodolpho Riskalla)就感同身受,他因一次感染而致残,幸他未有放弃,更登上残奥舞台圆梦。为了增进大众对脑膜炎的关注,大使与医学界就借着10月5日的「世界脑膜炎日」,呼吁市民到外地旅游或者升学前,因应身体状况先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

本港风险增 应提高警觉
英国、澳纽是热门的港人旅游或升学地区,也是B型脑膜炎双球菌流行的地方。如果在这些高危地区外游后出现发高烧、脑压升高、呕吐,甚至神智不清等病征,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有可能是感染到脑膜炎。

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亚洲儿童传染病学会执行委员及候任主席、世界儿童传染病学会亚洲区代表关日华医生指出,港人经常往来有关地区会增加感染机会,港人恢复外游习惯后,本港相继录得入侵性脑膜炎个案,近日更出现本地感染个案,可见入侵性脑膜炎感染的风险已再次在香港增加。而在今年七月,内地青海亦相继出现相关感染个案,患者更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去世,情况令人关注。

关医生解释,脑膜炎是因大脑和脊髓周围组织受到感染,导致发炎而引致,大部份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A,B,C,W,Y血清型所引起,当中B型脑膜炎双球菌占全港超过半数个案。而流行性脑膜炎则可由肠道病毒、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而致病。

接种疫苗 需针对血清型
关医生表示,脑膜炎双球菌的杀伤力非常大,不少患者送院后或已昏迷及难以抢救,并会因血压过低以致器官坏死,或会因血管阻塞令四肢变黑及坏死,要截肢保命。 「患者苏醒后就发现自己已被截肢,要面对沉重打击,需要一段长时间去适应及接受康复治疗。」他补充,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在婴儿的发病率最高,但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患病个案亦不少,部分在感染后24小时内死亡。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苏曜华药剂师指,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可经患者咳嗽或打喷嚏而产生的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一般为三至四天。 「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感染的方法,而市面上有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包括针对近年超过5成的最大感染群组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及针对B型脑膜炎双球菌外的4价结合疫苗,市民在接种疫苗前,可先与医生商讨。」

世界脑膜炎日 唤起关注
10月5日是「世界脑膜炎日」,来自巴西的马术运动员鲁道夫.里斯卡拉是世界脑膜炎大使。现年39岁的他曾参加不同国际比赛,但在9年前感染了脑膜炎双球菌,最终要切除双腿末端及双手部份手指。不过他没有因此放弃,其后获得残奥盛装舞步马术比赛的参赛资格,至今已参加三届赛事,更曾取得银牌。他希望透过自身的经历,呼吁大众积极预防脑膜炎感染。

原文网址: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836568/%E4%B8%96%E7%95%8C%E8%85%A6%E8%86%9C%E7%82%8E%E6% 97%A5%EF%BD%9C%E8%85%A6%E8%86%9C%E7%82%8E%E5%8F%AF%E8%BF%85%E9%80%9F%E5%A5% AA%E5%91%BD%E5%A4%96%E9%81%8A%E8%A6%81%E5%B0%8F%E5%BF%83%E3%80%80%E5%A4%A7% E4%BD%BF%E5%88%86%E4%BA%AB%E8%87%AA%E8%BA%AB%E7%B6%93%E6%AD%B7%20%E7%B1%B2% E5%8F%8A%E6%97%A9%E6%8E%A5%E7%A8%AE%E7%96%AB%E8%8B%97%20%E6%B8%9B%E6%84%9F% E6%9F%93%E9%A2%A8%E9%9A%AA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腦膜炎|婦人頭劇痛日食6粒止痛藥無效揭患腦膜炎元兇竟關街市買餸事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发布时间: 2024/11/29

综合内媒报道,今年51岁的梅姨来自广东河源,近期发烧感冒,之后便开始经常出现剧烈头痛,即使每天吃6粒止痛药也无法舒缓。她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可能是颈椎病引起,于是她便一直按照颈椎病的标准治疗,然而却一直不见好转。

她形容头痛的程度「痛得脑袋像要炸开,整个人快痛得要『没了』一样」,并透露自己在医院治疗的一段时间,但体温仍时高时低,头痛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在经过10天的煎熬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梅姨于9月下旬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另一家医院求诊。

经过检查后,医院发现梅姨的头痛并非由颈椎病引起,而是患上了隐球菌脑膜炎。据报,这种由真菌引起的脑膜炎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匡祖颖指出,梅姨的颅内压增高,导致旁边的脑组织被挤压,同时引起颅神经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听力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伤害。

尽管采用了抗真菌治疗,梅姨的情况仍较严重,在住院期间差点失去左眼视力。医生随后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术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梅姨的头痛症状终于完全好转,视力也得以恢复正常。

腦膜炎|元兇與街市買餸相關
到底梅姨为何会感染隐球菌?答案竟与她的日常生活有关。医院院长王展航解释,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真菌,在鸟类、禽类及土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鸽粪中大量存在。而梅姨平日在家中负责买餸煮饭,经常会接触家禽,有可能透过吸入含有隐球菌孢子的空气受感染。

王展航提醒,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脑膜炎相似,包括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虽然病发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他又指出,隐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极少致病,但人在长期劳累、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中招」,并借此呼吁市民在接触家禽时注意个人卫生,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鸟类和家禽。

脑膜炎|拆解7大症状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出,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也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or death.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脑膜炎种类及成因
‍1.细菌性脑膜炎: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病毒性脑膜炎:可由肠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脑膜炎:通过吸入环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况罕见,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爱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4.寄生虫性脑膜炎:各种寄生虫都可能引起脑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大脑或神经系统。

脑膜炎高危人士
-5岁以下幼儿
-16至55岁青少年
-55岁以上的长者
- 患有爱滋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
-吸烟人士及吸入二手烟的人士
-Have been infected by other viruses
- 没有接种疫苗者
-居住于挤逼环境的人士

原文网址:https://skypost.hk/article/3865950/%E8%85%A6%E8%86%9C%E7%82%8E-%E5%A9%A6% E4%BA%BA%E9%A0%AD%E5%8A%87%E7%97%9B%E6%97%A5%E9%A3%9F6%E7%B2%92%E6%AD%A2%E7% 97 %9B%E8%97%A5%E7%84%A1%E6%95%88-%E6%8F%AD%E6%82%A3%E8%85%A6%E8%86%9C%E7%82% 8E%E 5%85%83%E5%85%87%E7%AB%9F%E9%97%9C%E8%A1%97%E5%B8%82%E8%B2%B7%E9%A4%B8%E4% BA%8B
7岁男童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 其家居接触者出现病征
7岁男童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 其家居接触者出现病征

一名7岁男童感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现时情况稳定,留医伊利沙伯医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10日)表示,初步调查显示,病人潜伏期内没有外游,他的其中一名家居接触者出现喉咙痛,并会按中心建议求医。中心提醒市民避免直接接触带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飞沫,并时刻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以减低被传染这种严重疾病的风险。

患者过往健康良好,他于上周四(6日)开始出现发烧、呕吐及头痛,上周六(8日)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同日入院接受治疗。他的脑脊液样本经化验后,证实感染脑膜炎双球菌,临床诊断为脑膜炎。防护中心已为5名密切接触者派发预防药物。中心会继续进行调查。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主要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由2至10日,一般为3至4日。当细菌入侵血液或包围脑部及脊髓的内膜时,可引致严重病症。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病征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出现瘀斑及休克,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原文网址:7岁男童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 其家居接触者出现病征 | on.cc东网 | 中港台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310/bkn-20250310163058469-0310_00822_001.html
脑膜炎双球菌致命且患后康复或留后遗症 医学团体倡尽早接种疫苗
脑膜炎双球菌致命且患后康复或留后遗症 医学团体倡尽早接种疫苗
发布日期: 2025-07-13 18:45
无线新闻 TVB News

有医学团体调查发现,家长对预防脑膜炎双球菌的认知度不足,建议他们及早安排子女接种疫苗。

脑膜炎双球菌是可致命传染病,本港今年累计录得至少7宗个案,创五年新高,当中逾7成属血清B型,其中一名73岁患者,今年二月在广华医院留院两天后离世。

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患者会发烧、呕吐等,随着病情恶化,皮肤会出现水泡、红色或紫色斑点,有医生表示,如果斑点长期不退,就有机会患上脑膜炎,即使康复亦有机会有后遗症。

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关日华说:「如果是严重感染,康复后智力会衰退,听觉上会有耳聋,小朋友会听不见声音,另外,有些人的血管会封闭,导致供应不到养分到手脚,有些人甚至要截肢。」

脑膜炎双球菌常见于英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是本港学生海外升学热点。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早前用问卷访问了一百名本地母亲,近四成称无意安排,即将到海外升学的子女接种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

另外,有近三成家长表示,过去一年未曾为子女接种任何疫苗。

关日华表示:「高危一族除了刚出世的婴儿,他们抵抗力较差,另外我们留意到青少年有很多群体聚集,例如在大学宿舍聚集,这些都是容易传播的途径。」

团体建议市民外游前咨询医生意见,至少两星期前接种合适的疫苗,预防脑膜炎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临床病征并不一致,当细菌入侵血液 (脑膜炎双球菌血症),或包围脑部及脊髓的内膜 (流行性脑膜炎) 时,可引致严重病症。

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病征,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出现瘀斑、休克,严重者甚至会致命;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亦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或死亡。脑部损害可导致智力受影响、智力发展迟缓、失聪及电解质失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此病主要经由患者咳嗽或打喷嚏而产生的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由2至10天,一般为3至4天。

治理方法: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须尽快接受抗生素治疗。与患者有紧密接触的人士,则须接受医学监察,以观察早期病征,并在有需要时服用预防性药物。

资料来源:卫生署
原文网址: https://news.tvb.com/tc/local/68738e7254d16ed89eb5b121/%E6%B8%AF%E6%BE%B3-%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E8%87%B4%E5%91%BD%E4%B8%94%E6%82%A3%E5%BE%8C%E5%BA%B7%E5%BE%A9%E6%88%96%E7%95%99%E5%BE%8C%E9%81%BA%E7%97%87-%E9%86%AB%E5%AD%B8%E5%9C%98%E9%AB%94%E5%80%A1%E7%9B%A1%E6%97%A9%E6%8E%A5%E7%A8%AE%E7%96%AB%E8%8B%97

返回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